别碰别吃!雨后出现的这种“大蜗牛”带有各种致病菌

近日,广西南宁迎来持续的强降雨天气。随着大雨的逐渐停止,在南宁的一些街道路面上,出现了很多非洲大蜗牛。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这些蜗牛可能携带病菌,千万不要触碰或食用。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喜欢吃农作物、林木、蔬菜和花卉等植物,可危害500多种作物。喜欢生活在各种鼠类生活的地方,身上带着绿脓杆菌、变形肝菌、沙雷氏菌等致病菌。
如果不慎触摸到,皮肤可能肿胀瘙痒,甚至长出水疱。同时,它还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
图片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颜怀兴:接触它后没有洗手、生吃它、吃了它接触的蔬菜,它都会把病原菌传播到我们人体的身上。人一旦感染了这些疾病,一般就会表现,比如说像剧烈头痛,或者抽搐、恶心、呕吐,甚至是昏迷。
图片
据了解,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速度很快,它爬行的地方会留下黏液,而黏液本身就携带着病原体,甚至在它们的粪便中,依旧存活着病菌和寄生虫。
所以不要刻意去踩它,如果不小心踩到,需要及时做好清洗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