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出版图集,太湖虾蟹螺蚌有了“证件照”

《诗经·曹风·蜉蝣》有词:“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南北朝诗人写道:“螺蚌非有心。沉迹在泥沙。”生活在水底的虾蟹螺蚌及水生昆虫等底栖动物,因为位置相对固定、环境敏感度高等特点,对水生态质量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图片
△太湖的虾蟹螺蚌“证件照”
随着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底栖动物多样性也越来越丰富,对从事底栖动物监测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由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编著的《江苏省太湖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正式出版,这些生活在太湖的底栖动物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证件照”!翻开这本图集,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照片汇编,更是一段关于太湖生态之美的探秘之旅。
△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编著的《江苏省太湖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图集》
这是一本囊括了300余种高清晰度、高还原度照片的底栖动物相册。常州环境监测中心从保存完好的2500余件底栖动物标本中,结合近阶段长江水生态监测等工作实际,对太湖流域常见底栖动物进行图像采集,并在书中介绍了不同底栖动物的具体形态特征、习性和采集地。
《图集》是一本可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底栖动物分类鉴定的工具书。书中包含了底栖动物监测方法、分类索引和分类检索表,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初步确定某一底栖动物的科、属、种名,也可作为长江水生态考核及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底栖动物指标的监测及鉴定依据。
《图集》还是一本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传播的宣传册。不仅可以使感兴趣的普通民众直观认识底栖动物,带动对底栖动物乃至其他环境指示物种的了解,激发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热情;也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监测条线工作的介绍与宣传,让读者对底栖动物监测方法形成宏观认识。
据了解,书中所描述的标本均保存于滆湖生态观测试验中心,感兴趣的市民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现场探寻太湖“水下精灵”的奥秘。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陆文杰
(常州生态环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