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为定!同宿舍三兄弟考研齐上岸

近日,随着李宗奇在宿舍微信群里发布的一条报喜信息,武汉工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617宿舍金浓、邓扬臻、李宗奇三位同学全部考研上岸,分别考取了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广西民族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图片
△金浓、李宗奇、邓扬臻(从左至右)一起拍毕业照
学习实践“神同步”
大一时,他们三人就确定了考研的学习目标,希望通过读研开拓视野、继续深造,并在接下来得四年里为之不懈努力。
大学期间,他们既是室友,也是学习搭子,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三人神同步,不仅专业绩点保持前列,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各类实践,担任班干部,全员入党。
性格沉稳的金浓,是宿舍学习的“领头羊”。担任班长兼团支书的他,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此外,他还斩获了专业二等、三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等荣誉。
善于沟通和组织协调的邓扬臻,是“一舍之长”,曾带领舍友在学院举办的“环保益起来”寝室设计大赛中夺得三等奖。他还担任班级组织委员,不仅获得专业三等奖学金、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更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性格开朗的李宗奇,是宿舍的“搞笑担当”。每当宿舍有人情绪低落或焦虑时,他总会以开玩笑的方式制造轻松氛围,逗大家开心。作为班级学习委员,他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专业二等、三等奖学金,两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共同的目标,让三人在追梦路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学习之外,我们还会经常交流处理班级事务的心得,相互取经,共同成长。”李宗奇介绍道。
“研”路搭子共奋斗
谈到考研路上的修炼秘笈,三人给出了一致的回答:坚持。他们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备考,并约定暑期一起留校复习。
图片
△三人在教室合影留念
每天早晨,“领头羊”金浓最先起床,然后叫醒其他两人。“早上七点到达自习室,晚上十点半左右离开。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长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邓扬臻笑称。
“到现在这个阶段了不能睡懒觉。”“进度慢了,得抓紧!”……备考一年来,三人遇到了不同方面的困难,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对李宗奇和金浓而言,数学是考研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我报考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对数学要求较高,我采取的是题海战术,坚持刷题和复盘分析,光草稿纸就用了1000多张。”金浓回忆道。
李宗奇的数学基础稍弱,遇到难题时,金浓总会扮演老师的角色,利用吃饭的间隙为他答疑解惑。李宗奇感慨地说,“我们彼此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一起解决问题,让考研之路变得轻松不少。”
英语是邓扬臻的薄弱科目,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他每天背诵200个单词是常态,还坚持逐字逐句阅读、翻译真题。金浓和李宗奇也经常向他分享自己英语复习的优质网课和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英语这一科目上邓扬臻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初试分数高出国家线29分。
回忆备考经历,金浓笑称,“我是个能坚持的人,邓扬臻认真努力,李宗奇拥有良好的心态。考研路上,我们是彼此的‘能量源’。”
暖心护航齐上岸
4月初,考研复试消息陆续公布,金浓顺利被一志愿中南民族大学录取。而邓扬臻和李宗奇开始调剂。
邓扬臻介绍,调剂是考研期间一段艰难时光。“恰好这时,学院专门为考研学子开展了答疑解惑、模拟考试、专题讲座等辅导。我最终能够上岸,离不开学院和老师的帮助,真的很感谢他们”,邓扬臻感慨地说。
图片
△三人和学院老师合影
“调剂期间,学业导师徐玉萍针对我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我争取复试机会”,李宗奇感慨说,“真的非常感谢徐老师,不仅帮我疏解心结,还给我了很多专业的建议。”
期间,邓扬臻和李宗奇相互鼓励,金浓也向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复试经验,督促他们查询调剂信息。最终,邓扬臻和李宗奇也顺利通过复试成功上岸,实现了共同的梦想。
图片
△三人在校园合影留念
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李宗奇分享道,“备考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多请教老师和学长学姐,了解目标院校的报录比、考试科目等信息,缩小信息差。其次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注意劳逸结合,把握好节奏,保持好心态,才能坚持到底。最后要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效率,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金浓和邓扬臻则建议,首先要珍惜大一大二的时光,一定要认真学好每一门课,尤其是专业课,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其次是提前做好规划,不打无准备的仗,确定目标后要脚踏实地努力。
对于未来规划,三人纷纷表示,会立足实际,在读研期间深入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和科研项目。金浓和李宗奇希望,研究生毕业后在自己热爱的环境工程领域就业。邓扬臻则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潜心去做科研。
【来源:武汉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