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浪漫!杭州新郎骑马接亲,网友:婚马上路需要报备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包一圣 实习生 陈婕妤
5月13日上午9点多,早高峰刚过,一支锣鼓喧天、喇叭嘹亮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走上杭州闹市街头。
整支队伍约莫二十来人,有人在前面举迎亲牌,有人在中间敲锣打鼓,有人在后面抬花轿子,大家都穿着大红色的汉服,喜气洋洋的。新郎官坐在一匹毛色锃亮的高头大马上,走在队伍中间,不时向围观的市民拱手做礼,边上还有人负责给大家发喜糖。
“这是在拍电影,还是真的有人结婚啊?”有网友向潮新闻·钱江晚报报料,记者带着同样的疑惑来到了现场一探究竟。
电视里的接亲场景
今天现场见到了
事发地在拱墅区潮王小区,记者抵达后,发现迎接队伍已经离开了,但现场依旧聚集着不少围观群众。
“不是拍电影,是我们一位邻居的小孩结婚,早上出发去接亲,敲敲打打可热闹了,现在还没回来。”围观的蒋大伯告诉记者。
昨晚,蒋大伯就在业主群里看到,今天小区有人结婚,现场会很热闹。早饭后,他就下楼等着,不久就看到了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传统接亲场景。他连忙掏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准备和亲朋好友分享。
“这样的婚礼蛮好的,我们这边从来没有过,从我到这个小区后,这还是第一个。”一边的小区物业经理陈女士也说。
说话间,街头传来了喧闹的声音,“应该是接完新娘回来了。”有人说。
马上一群人就一起快步走向小区门口。
果然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正朝着小区迎面走来。
陈经理让保安提前打开车道道闸,大家簇拥着接亲队,一直来到新人居住的单元楼楼下。
新郎官从马上翻身下来,来到轿子前,迎着新娘下轿,又牵起她的手,向早已铺了红毯的门内走去。新郎的父母,忙着给邻居们发喜烟和喜糖。
来到新房后,两位新人又在喜娘的指导下,给父母敬茶行礼,完成了接亲仪式。
图片
接亲现场 潮新闻记者 包一圣 摄
这场中式婚礼的背后
是一对热爱传统文化的新人
为何会选择这样一场特别的中式婚礼?新郎周超说:“我老婆是外地人,出于方便的考虑,我们把接亲地点放在了附近酒店,距离不是很远,就想到了轿子接亲的方式。”
对于这个想法,新娘黄燕霞非常支持,因为俩人都是文艺青年,曾一起从事媒体工作,也都很喜欢传统文化。他们的爱情,是从一本书开始的。
“我们一开始就是同事,有段时间大家工作比较忙,我知道她喜欢看书,就送了她一本《小王子》,用来调节工作压力,后面一来二去就越来越熟,算是比较投机,就很自然在一起了。”周超说。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俩人选择了中式婚礼,而这场特别的婚礼,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今天早上,当我穿好衣服,弄好装扮,听到外面锣鼓响起来的时候,那一刻,我才感觉到,自己真的要嫁人了。”黄燕霞说,中式婚礼比较注重仪式,以前这些场景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而当自己亲身经历过以后,才体会到置身其中的感受。
图片
接亲现场 潮新闻记者 包一圣 摄
婚礼变得更文雅
不过骑马上路记得提前报备
据了解,传统汉婚比较复杂,有“三书六礼”的过程,贯穿于从求婚至完婚很长一段时间里,结亲双方会有许多你来我往的互动。如今,中式婚礼会将这些流程,浓缩成几十分钟的婚礼仪式,向宾客们展示。
正是端庄有度的隆重仪式感,让中式婚礼逐渐获得年轻人的青睐。而完成这样一场婚礼,离不开“中式喜娘”这一角色,她们会像司仪一样,指引新人完成各种仪式。
月瑶就是这场婚礼的“中式喜娘”,她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几年,能明显感受到现在年轻人对中式婚礼越来越认可,“特别是近几年,选择中式婚礼的人越来越都,因为它仪式感更强一些,很多事情都要新人一步步亲自去做,大家会觉得很有意义。”
接亲的游戏,都变得非常文雅,投壶、猜灯谜、飞花令,充满了古风古意。
完成这样一场婚礼,大概要花上多少钱?
新郎骑马上路,又需要哪些手续?
记者了解到,和西式婚礼一样,中式婚礼的开销也有高有低,一般中式喜娘的出场费是几千元,如果是整场婚礼策划的话,从几万到十几万的配置都有,最终还是要看新人的预算。
“新郎如果需要骑马接亲,我们也会提前向社区和小区物业等相关部门报备,并派专人处理好排泄物的问题。”月瑶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