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猪肾移植患者去世,术后存活了7周

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经常需要排长长的队,科学家们也在探索从动物身上移植器官给人类。然而,最新的一次实验遭遇了挫折。
美国马萨诸塞州62岁的理查德·斯莱曼3月16日进行了猪肾移植手术后,医生证实他不再需要透析,新器官运行良好。令人惋惜的是,手术7周后,斯莱曼还是意外去世。5月11日该州总医院发表声明宣布了他的死讯。
图片
(家人称,理查德·斯莱曼曾表示,他同意接受手术的原因之一是为其他需要移植的人带来希望。)
移植人类肾脏5年后失败,接受猪肾移植
62岁的斯莱曼,是马萨诸塞州运输部的一名系统经理。他患有肾脏严重疾病,已到了晚期。
2018年,斯莱曼曾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接受了人类肾脏移植手术,此前他因为肾脏疾病,接受了7年的透析治疗。
这次人类肾脏移植5年后,斯莱曼出现了排异反应,不得不在2023年5月重新进行透析。斯莱曼的医生说,他的前景并不乐观,他的血管已经被反复使用了很多次,透析很难进行。
医生解释说,他经常出现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需要每两周去医院进行抗凝和手术修正,这大大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
斯莱曼说,他权衡利弊,决定进行猪肾移植:“我认为这不仅帮助了我,更是为成千上万需要移植才能生存的人提供了希望。”
图片
(手术花了四个小时。)
3月16日,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医生成功地将一个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到了他的体内。他们说,斯莱曼的肾脏功能良好,不再需要透析。他在3月16日的手术后几天内就能走路,4月3日从医院出院。
在一份声明中,斯莱曼表示能够出院回家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
“我很高兴能够恢复与家人、朋友和所爱的人共度时光,摆脱多年来影响我生活质量的透析负担。”
图片
(理查德·斯莱曼(右二)与他的搭档和医生团队合影。)
猪肾经过69处基因改造,与人体更相容
他移植的猪肾是由剑桥的制药公司eGenesis改造的,“去除了有害的猪基因,并添加了某些人类基因,以提高其与人类的兼容性”。
此次活体人类移植猪肾脏手术,使用了经过69处基因编辑的猪肾脏,包括“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添加一些人类基因以改善器官与人体的兼容性等。此外,研究团队让猪体内的病毒基因失去活性,以防相关病毒影响接受移植者。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简称FDA)对这一程序开了绿灯,并提供了一个扩展使用协议——也被称为同情性使用,主要用于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患者,以允许他们获得实验性治疗。
移植背后的团队称赞这是历史性的一步,可以为世界器官短缺提供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死因未公布,家人:他在人间多停留了7周
11日晚些时候,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一份声明中,移植团队表示,“没有迹象表明”斯莱曼的死亡是移植的结果。
声明说,家属对斯莱曼的去世“深感悲痛”,但感谢他们让家人陪伴了他这7个星期。他们清楚,他参与这项研究为其他人提供了灵感。
“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都知道了斯莱曼的故事。我们现在仍然感到欣慰的是,他为绝望地等待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乐观的态度。”家属说。
医院的移植小组成员中,有的已经为他治疗多年,称赞他的慷慨和善良,并形容他是其他病人的“希望灯塔”。“我们深深感谢他的信任和推进异种移植领域的意愿。”该团队说。
还有一名移植猪肾的妇女健在,上月刚动手术
4月12日,一名妇女在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接受了猪肾移植手术,目前仍在恢复中。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所长罗伯特·蒙哥马利博士在《今日美国》的一份声明中说,她的心脏和肾脏“功能达到了最佳表现”。
这名妇女名叫丽莎·皮萨诺,4月初家属同意为她植入心脏泵和猪肾移植时,已经濒临死亡。
蒙哥马利说:“虽然她仍在重症监护下,但我们看到她在经历了长期艰难的健康挑战后取得了进展。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把她转到康复中心,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她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用于移植的猪器官,同样来自于经过基因编辑的动物,以最大程度减少人体排异反应。
图片
(丽莎·皮萨诺(右)与女儿。资料图片)
【链接】
为什么要研究从动物移植器官的课题?
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是全世界面临的医学难题。美国非营利机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组织”的数据显示,仅美国就有超过1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的过程中死亡。
人类器官“不够用”,医学界很早就想到动物。异种器官移植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人类移植器官短缺最可能的方向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医学界就开展了多项人类异种器官移植手术,选择黑猩猩和狒狒等灵长类动物作为肾脏、肝脏等移植器官供体。但由于排异反应严重,接受移植者术后存活时间很短。这些早期的异种器官移植手术让科学家意识到,免疫排异是异种器官移植最大的技术挑战。
近年来,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推动下,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取得较大进展。猪因其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尺寸与人体器官相近,并且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人畜共患疾病较少,因而被视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之一。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敲除”猪体内可能引起排异反应的基因,并插入一些人类基因,从而提高接受移植者长期存活的可能性。
编译/潇湘晨报实习记者梁婷婷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