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流传300年 《创变芥子园》新书发布

“芥子园”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所建园林的名字,也是李渔所开书铺的名字。更重要的,它也是有着“中国画最早教科书”美誉的《芥子园画谱》的名字。当人们谈“芥子园”时,齐白石称它为“宝贝”,鲁迅将其作为礼物送给许广平,丰子恺曾说自家书中最贵就是它。300余年,《芥子园画谱》不断再版、复刻、改良、派生。
5月13日,《创变芥子园:艺术思维培育与创意智慧生⻓》新书发布会在渝举行。
据介绍,《创变芥子园》是一本为少儿美育类教学读本,该书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主编,廖磊、左志丹副主编,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图片
新书以自清代出版以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必读范本《芥子园画谱》为锚点,用专题性、启发性的创变教学方法,启发儿童们对《芥子园画谱》的内容进行衍生和拓展。
重视美育是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与多样化成长的需要。新书从实用性、现实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出发,以期达到:“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郭宜表示,《创变芥子园》的编写体现了“遵循美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它的出版是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同时,该书的出版,是时代的需要,是老师和家长的需要,更是学生们的需要。
《创变芥子园》责任编辑蒋薇表示,该书融合了古代艺术经典和当代儿童美育的新理念,编写出版一套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且被他们喜欢的少儿美术教育用书,为一线的少儿美术教育老师们提供具有创新性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是编委会和编辑的共同愿景。
本书主编王林教授谈到“为什么要创变芥子园”。他说,大家一定都知道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毕加索自己曾说:“我花了四年的时间学习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花了一生的时间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画画。”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毕加索,因为他们的天性中就有对形象思维和意象思维的整体把握,但艺术个体创造力的延续性和生长性,是需要细心培育、长期发展的。
在北京李可染画院,《芥子园画谱》及其衍生书籍,足足摆满了8个五层高的书架。“芥子园”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深远的画谱。
重庆出版社与诸位编委共同努力编写了这本新书,以“芥子园”的创变,正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儿童的艺术天性,也为纠正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之美源远流长。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