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党建赋能绘新景 乡村振兴谱新篇

江西省信丰县嘉定镇游州村位于高铁新城核心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历来为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人文鹊起,人才辈出,有“一村五进士”之誉。
近年来,该村以党建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以“千万工程”经验厚植为民“本色”,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从过去的“城中村”到如今的“江景房”,从拥挤的“旧街巷”到宽敞的“示范街”,从面朝黄土的“农民”到日子红火的“市民”,从“农业大村”到“经济强村”。
强班子筑堡垒,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
游州村党委共有党员116名,设5个党支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在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游州村涉及多个征拆项目,覆盖全村1700多户村民、6000多亩土地、2755栋房屋,在上级党组织的有力指导下,游州村“两委”干部积极配合,形成镇、村、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落实“一事一议”疑难个案诊断,利用民间智囊团,邀请乡贤、老干部群众代表出谋献策,逐一解决宅基地权属争议、面积界定、家庭纠纷等问题。
一项项创新举措的深入推进,迎来了开花结果。谷山森林公园项目积极探索“先用地后丈量”的征地新模式,不仅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还提高了用地准确率。如今,18个小组的村民分别安置在游州苑、城南花园、南山花园、高铁花园,昔日的“农民”变“市民”,住上了“江景房”。
兴产业促发展,蓄积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挥村党委“主心骨”作用,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活血”功能。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盯城市配套设施需健全的有利契机,将现有资金投资建设固定资产,发挥资金的利用率。于2019年建成总建筑面积约12200㎡的游州大酒店,每年租金约110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5万元,昔日的“农业大村”变成“经济强村”。
游州村集体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哺社会事业、乡村建设,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高龄老人、奖励贫困学生等各类民生支出。
新建功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升改造游州大道、维修供水管网、修建排水沟3050米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将集体经济打造成为村民幸福生活的“真靠山”。失地农民手中多了一笔拆迁款但却没有“坐吃山空”的想法,一些有生意头脑的农民在游州大道开商铺、加工作坊、餐饮店,还有一些农民在高铁新城务工、酒店企业做保洁,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
优环境树新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网格治理提效能。游州村深化实化“党建引领‘三化’治理强基为民”路径,将33个小组划分成14个网格,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线上通过“信速办”数字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联合,线下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聚合载体,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推行“网格+调解”模式,建立网格微信工作群14个,在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问题联动解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扬长补短优环境。游州村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学校路段经常被堵,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环境,游州村充分发挥网格员和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常态化开展街道整治行动,严格对沿街商户“门前三包”区域内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进行规范整治,昔日的“旧街巷”变成了“示范街”。(刘荣东、陈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