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期待已久的信号出现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新行业、新业态、新工作层出不穷。今天,就跟着《那些你不知道的新奇职业》系列,一起来了解相关从业者背后的故事。
本期,小嘉给大家介绍一位信号捕捉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董慧。
“你知道医院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吗?我的工作就是把这种临床用的检查装备做得更小、更轻、更安全。”经过18年的努力,董慧给这段自我介绍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其所在团队已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也是唯一一套多通道0.1 mT极低场MRI系统,未来设备有望走进更多医院,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诊断服务。
图片
临床原型机测试
“我的本科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从没变过。”董慧介绍,自己读博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从事相关研究,海外科研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要投身祖国高端医疗机械行业的决心。
“磁共振成像装备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而移动式低场MRI是整个磁共振行业发展的新兴方向。我们希望借助先进的高性能量子磁传感器,解决移动式MRI的痛点问题,实现高端医疗器械‘中国造’。”董慧说。
图片
低温核心部件组装
目前,主流临床MRI磁场强度为1.5T、3.0T,造价昂贵且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低场MRI一般小于0.5T,而董慧研究的极低场磁场强度仅为0.1 mT(1T=1000mT),建设和运行成本更低,且小巧便携、无需屏蔽就可以在医生的诊室使用。“临床对磁共振的需求非常迫切,尤其是急救患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人可以及时、方便地用上MRI。”董慧说。
图片
量子磁传感器组装
低场MRI信号极其微弱,强度大概只有地球磁场的1亿分之一。刚开始研究的时候,上海城市环境中的各种电磁干扰完全将低场MRI信号淹没。“捕捉低场MRI信号,就像在全中国范围内,寻找一个只有1平方米大小的地方,极低场更是难中之难。”董慧表示,为了降低干扰,博士生导师谢晓明研究员带着自己利用地铁停运间隙开展实验,每天只有4个多小时,深夜和凌晨就是他们的实验时间。“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终于在一个凌晨5点看到了期待已久的MRI信号。我永远记得当时的激动与骄傲,所有苦与累在那一刻都值了!”董慧说。
随着极低场MRI的成熟和普及,不用预约、不用取下金属配件、不用支付高昂费用、更多疾病在早期被发现和干预……这些可能,正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一一变成现实。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