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管理激发农村党员活力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乔欣 通讯员 徐志涛
春暖花开,走进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杨家寨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映入眼帘,村民房前屋后的红花绿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
杨家寨村党支部“星级”管理一览表就贴在村委党员活动室的墙上,十分醒目,全村所有党员的名字都在上面,“党员义务、遵章守纪、岗位履职、致富带富、群众反映”五项指标下面对应的一面面小红旗熠熠生辉。“星级”管理作为衡量农村党员合格与否的准绳,按月评星授星,公示在墙上。“农村党员管理难就难在没有抓手,现在有了‘星级’管理,所有党员手中有尺、心中有戒,明显提升了干劲儿、拼劲儿、闯劲儿,激发了党员奉献自我、砥砺前行的蓬勃活力,掀起了农村党员追‘星’热潮。”杨家寨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王永平很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虎台街道全力推进农村党员“星级”管理工作,着力营造争“星”、追“星”、赶“星”浓厚氛围。
虎台街道各村将农村党员“星级”管理与农村重点工作有效衔接,结合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每月重点工作,用工作成绩检验“星级”管理成效,促使党员敢于亮身份、争先锋。杨家寨村党支部探索推行“五个一”积分争星管理机制,通过“小积分”凝聚党员队伍“大合力”,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各村均建立“星级党员”评比活动档案,对不同类别党员分类登记建档,进行季评分、年评星,并安排专人动态登记、跟进考评信息。街道采取实地查、座谈听、走访问等方式,定期指导检查,确保党员星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苏家河湾村将党员划分为“两委”成员党员、党小组长、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五个类别,根据党员年龄、特长、身份及活动规律分类设置岗位,使党员管理有“标尺”,党员行为有“准则”,衡量党员有“刻度”,党员队伍有活力。“自从今年全市开展农村党员‘星级’管理机制以来,党员作用发挥得如何,靠行动积分,凭数据说话,党员做得合不合格、优不优秀,星级有公示,一目了然。”省人大代表、苏家河湾村党支部书记季鹏说。
评星之后如何去“用”,如何将“星”作用发挥到最大?街道指导行政村做到基础工作全面评、阶段任务动态评,用活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两种方法,将星级评定结果作为党员年度民主评议、评优评先、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的重要依据,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对评定为“五星级”党员的,进行宣传推广,增强党员荣誉感,激励党员进步;对评定为“二星级”及以下党员的,加强集中教育培训,并督促其对标先进、整改提高、争星晋级。同时,常态化挂星,让量化的“数字表”变成了工作的“助推器”,让一颗颗小小的“星”,成为每名党员的“面子”,成为奖优罚劣的一把“标尺”,促使广大农村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有作为,用点点“星光”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燎原“星火”。目前,街道100余名农村党员纷纷亮身份、做实事、攒积分、争五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7支,开展治安巡逻、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20余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自农村党员“星级”管理活动开展以来,一名名“星级党员”争先亮相,他们以倡导文明新风、助力基层治理等各具特色的风采闪亮乡村,一颗颗党员星在农村党员中熠熠生辉。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