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敲钟上市,还有点黑色幽默

极氪 IPO 成功了。
5 月 10 日,极氪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ZK」,每股 ADS 定价21 美元,估值约 51 亿美元。由于获得超额认购,极氪扩大了 IPO 规模,累计发行约 2100 万 ADS 股,寻求募资约 4.41 亿美元。
股票开盘后,极氪在盘中一度收获 40%的涨幅,截至美股收盘,极氪股价上涨 34.57%,报每股 ADS 28.26 美元,市值冲上 68.67 亿美元。
时隔 3 年,纽交所再次响起中国新势力车企的上市钟声,成立将将超过 3 年的极氪,也刷新了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快上市纪录。
图片
极氪 CEO 安聪慧敲钟上市-图片来自微博@杨学良Victor
几乎是在极氪成功上市的同一天,《华尔街日报》报道消息称:美国市场计划在未来几日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施以更严格的进口关税,进口新车的关税将从原先的 25%大幅上调为 100%,筑起汽车贸易壁垒的高墙,汽车「冷战」就此打响。
好消息与坏消息同期而至,荒诞且扭曲,在极氪成功敲钟上市的另一面,多少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大浪淘沙
一个时代结束了...
2018 年,刚刚才将蔚来运作上市的李斌,在纽约中央公园的酒店房间里曾对太太说过这样一番话。
9 月 12 日,蔚来创立 4 年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了中国电动汽车赴美上市第一股。蔚来原计划在本次上市募集超 20 亿美元融资,但发行不及预期,IPO 最终总共只融到了 11 亿美元。
李斌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中提起了蔚来上市融资的细节:在这 11 亿美元中,有 9 亿多美元主要来自柏基投资及挪威主权基金,而在美国本土仅融到几千万美金。
与 8 年前带领易车上市的光景截然不同,贸易摩擦之下,中概股风雨飘摇。2018 年,国内共有 34 家企业赴美 IPO 上市,2 年后就有 20 家企业的股价跌破了发行价。
图片
李斌敲钟-图片来自:ZUMA PRESS
属于中概股的波峰过去,一夜间电动汽车从资本的宠儿坠入凡间。当新能源汽车的资本故事不再性感,也意味着那些寻求融资扩张的电动车企们,找钱更难了。
事实上,极氪完成上市同样难言轻松:
2021 年 6 月,吉利撤回科创板 IPO 上市申请,意味极氪将分拆独立冲击上市
翌年年底,极氪曾向纽交所递交可能进行首次 IPO 的注册声明草案,运作上市初有眉目
2023 年 2 月,极氪完成 7.5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 13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39.33 亿)
同年 8 月底,极氪开始与香港、新加坡及欧洲投资机构接触,开启路演收集投资人反馈。极氪计划 IPO 募资 10 亿美元,预期估值高达 180 亿美元
11 月,极氪向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 IPO 招股计划书,拟发行不超过 9.26 亿普通股,预计在纽交所完成上市。
同月月底,受到估值不如预期的影响,极氪叫停 IPO,决定暂缓上市计划。
2024 年 5 月,极氪重启 IPO,以约 51 亿美元的估值登陆纽交所,融资金额约为 4.4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1.86 亿元)
尽管成功走向上市,但相比 A 轮融资后 130 亿美元的估值,极氪实际上市后仅实现了近 40%的估值表现。
抛开是否被低估的考量,在短暂搁置 IPO 后,极氪本轮的运作大幅缩小了融资预期以此降低登陆体量,可以说是「流血上市」。
有声称是极氪内部员工的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上透露:入职之初,极氪曾以一普通股 100 元人民币计算期权价值,但按照「1 ADS=10 普通股」来换算,极氪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1 ADS 约为 28.26 美元,1 普通股即为 2.826 美元,约合人民币 20.42 元一股,员工薪资总包的股票部分价值近乎缩水了 8 成。
图片
Zeekr
资本市场大浪淘沙,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本的野蛮生长期也一去不复返,想要在如今赴美上市寻求融资的车企,还得真金不怕火炼。
去年年底,极氪正式发布品牌首款纯电轿车 Zeekr 007。定价 20.99 万元起,将全系标配的 800V 高压架构带到了 20-30 万纯电轿车主流赛道。
2 月末,极氪更新王牌产品 Zeekr 001,全系迭代 800V 高压平台,标配顶置激光雷达,电池容量齐齐加码,配置丰富的同时,极氪还将 001 的入门定价下调接近 3 万元,顶配版本的定价下调幅度更是接近 6 万元,做到真正意义的「加量还减价」。
4 月初,极氪跟进发布 Zeekr 007 后驱增强版,在维持定价不变的基础上,补齐了一系列的舒适配置。
图片
十足的诚意摆在眼前,销量表现自然无需发愁。
预售 40 天极氪 007 累计订单辆超过 5 万张,极氪 001 上市首月累计大定订单突破 3 万张。据相关终端统计数据显示:自发布以来,极氪 007 累计交付超过 1.55 万辆新车,001 当月则交付超过 7500 辆新车。
整个 2024 年第一季度,极氪累计交出了 3.3 万辆新车,成为第一季度中国纯电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次月,极氪继续释放大定订单的储备潜力,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99%,共计交付出超过 1.6 万辆新车,创下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截至 2024 年 4 月底,极氪汽车已经累计交付超过 24 万辆新车。
图片
销量面的持续增长,进一步辐射到了极氪的毛利表现。
2021 年极氪的整车毛利率约为 1.8%,翌年毛利率改善为 4.7%,而在刚刚过去的 2023 年,极氪的整车毛利率则大幅改善至 15%。吉利集团副 CFO 戴永曾一度公开表示:在销量、毛利双重上涨的前提下,极氪本年度(2024 年)将力争扭亏为盈。
开年以来的销量表现的确为极氪赴美 IPO 带来了足够的底气,而当下或许已经是极氪上市的最佳时机。
在那个电动汽车还是资本宠儿的年代,有的车企还能以概念故事的 PPT 占得先机,但如今的极氪只能以销量和未来竞争力充当背书,而这也是极氪与极为早期上市的车企之间最大的不同。
毕竟,现阶段的资本,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赚钱能力。
得要破局
去年 3 月,安聪慧曾在业绩财报会议上对外透露:2023 年极氪的年销量目标是实现同比翻倍,达到 14 万的销量总量。
最终,2023 年极氪汽车的年销量约为 11.86 万辆,以 2.2 万辆的差距,遗憾错失了年销量目标的达成。
今年极氪将销量目标上调为 23 万辆,并预计新增 3 款新车进入细分市场,同时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图片
极氪 CEO 安聪慧-图片来自:Bloomberg
2024 年已经过去 1/3,目前极氪的总交付约为 4.9 万辆,仅完成了年度计划的 21.3%。
随着 001 大定储备订单的消化,年中极氪的销量有望再加速。但想要进入到更健康的正向循环,极氪还要摆脱两处困局 —— 单一车型依赖(*去年极氪 001 约占总销量的 64%)及智能化弱势。
手握 SEA 浩瀚架构,拥有成熟的产品推新能力,足够的销量号召力还有强调「零自燃」的安全可靠性,极氪几乎具备了快速破局的一切能力。
当然,仅仅只是「几乎」。看起来万事俱备的极氪还差钱,差更多的钱。
2021-2023 年,极氪 3 年的总营收分别约为 65 亿、319 亿以及 517 亿元。营收表现节节攀升的另一面是膨大化的研发支出以及不断扩大的亏损面积3 年来极氪的研发支出分别对应:31.6 亿、54.46 亿以及 83.69 亿元,极氪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重从 48% 回落至 16%的水准线。
而极氪的净亏损则分别为 45.14 亿、76.55 亿以及 82.64 亿元,极氪的营收表现对研发支出的覆盖显得有些吃力。
作为参考,已经完成美股上市的三位「老前辈」蔚来、理想、小鹏,去年的总营收分别约为 1238.5 亿元、556.18 亿元以及 306.76 亿元,研发支出分别约为 105.9 亿、134.3 亿以及 52.8 亿元。
做一次略微粗糙的换算,「蔚小理」三家研发支出所占年度营收的比重约为 24.14%、17.2%以及 8.54%。而极氪想要维持高质、可持续的研发投入,覆盖更多的细分车型市场,上市寻求融资几乎是一条必走的路。
图片
Zeekr 001
据晚点 Auto 报道称,极氪内部在当前划分了 Z、C、M 三条产品线,其中:
Z 提供高性能产品,涵盖极氪 001、009、X 三条产品线
C 提供主流市场产品,极氪 007 为其首款产品
M 提供个性化产品,首款产品将会是日前亮相的 MPV 极氪 MIX
在成熟的架构加持下,上市募集的资金可以加快极氪推出新车的进度,同时走好高性能、个性化及主流市场 3 条路。
有爆料传闻称,极氪 007 旅行版(内部代号为 CC1E)预计会投入量产,目前正处在开模阶段。而在推出 007 旅行版与轿车版车型打出「组合拳」之前,极氪还有几款新车即将推出,其中就包括内部代号为 CX1E 的纯电 SUV 车型。
图片
极氪 MIX
产品序列丰富化的同时,极氪的智能化表现也有望扭转弱势。在初代 001 推出时期,极氪就因为智能化表现不佳的问题陷入过挣扎,「车机死机」、「智能化配置时灵时不灵」、「ACC 跳票」还有「智驾系统大幅延迟上车」等等问题就曾冒出。而直至 007 推出,Orin 平台与 Mobileye 双平台共存同样惹来了争议。
去年 8 月,原华为智能驾驶 COO 姜军入职极氪,接管极氪智能座舱业务。两位「华为人」陈奇、姜军分别负责极氪的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研发团队。
可以预见的是,在度过 83.69 亿研发支出的 2023 年后,未来 1-2 年还将会是极氪智能化支出狂飙的年份,而完成上市打通融资渠道后,两位「华为人」也有了更多的发挥余地。
完成 IPO 意义非凡,因为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对极氪 3 年初长成的认可,还是极氪迈向成熟的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