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而过的粮站伙计竟是警察!民警村里潜伏抓盗贼

图片
“抓了人,破了案,群众纷纷给我们点赞,这就是刑警的荣耀。没什么比老百姓的认可,更让我骄傲。”
说这话的人叫李启天,一张娃娃脸,干的工作却反差很大——盗抢案件侦查中队探长。
“打扰各位业主,经过我们的努力,入室盗窃的嫌疑人已被抓获并刑事拘留,在这里感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10·15”入室盗窃案侦破后,李启天第一时间在案发小区的业主群发了个消息。群里顿时沸腾了。
“大快人心的好消息!”“非常感谢民警,你们辛苦了!”
看着群里整齐列队的“大拇指”,李启天笑了,笼罩在心头多日的阴霾也随之消散。
这起盗窃案发生在去年10月15日凌晨,被盗的是一幢独栋小楼,业主平时很少来此居住,屋内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接到报案后,通州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盗抢案件侦查中队立即出警。李启天就是这起案件的负责人。
入室盗窃案件直接影响群众的安全感。案发后,被盗小区的业主们人心惶惶,不断追问什么时候能抓到人?李启天顶着压力向业主们郑重承诺:全队民警放弃休息,一定会抓到这伙贼!
监控录像显示,凌晨1点多,4名嫌疑人翻墙进入院中,通过叠罗汉的方式,从三层的一扇打开的窗户钻窗入室。这伙人反侦查意识很强,都戴着口罩帽子。
图片
李启天发现,事发当晚,只有一辆灰色面包车停在附近,很可能与此案有关。他立即带队循线追踪,终于在河北一个村子的路口发现了这辆车。开车的是一名男子,就住在村里一间简易房里。
嫌疑人居住的简易房后有一家粮站,是个绝佳的“观察哨”。可是村里出现外人会很打眼,如何“潜伏”侦查是个难题。
“我去试试,就说是粮站工作人员的朋友。”李启天主动请缨。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他伪装身份进入粮站。长相憨厚、性格外向的李启天竟没露出半点破绽。
借着照看生意的机会,李启天每天坐在窗边观察和嫌疑人来往的人员,与案发当天涉案人员的体貌特征进行比对。等他们进屋“密谋”时,李启天就借着地利之便“听窗根儿”。
一连7天卧底侦查,李启天摸清了嫌疑人的情况:开车的人姓龚,还有另外两名同伙。事发当天,是他们驾车接应入室盗窃的另外4人,并负责销赃。
抓捕时机已经成熟,只待人凑齐了一网打尽。
10月23日傍晚,龚某的同伙上门了。李启天躲在窗根下听声辨认,确定嫌疑人身份后,悄悄给同事发出信息。
警察们破门而入,龚某等人这才反应过来,眼前那个曾几次擦肩而过的粮站伙计竟然是个警察。
当晚,龚某等3名销赃嫌疑人全部落网,4名盗窃嫌疑人也被另一路民警抓获。案子破了!仅用8天,李启天兑现了他的诺言。
抓人,破案,这是刑警的使命,也是李启天幼时的梦想。
“打小我就爱看福尔摩斯探案故事,觉得通过泥土、脚印这些线索就能抓到坏人,特别神奇。”为了圆当侦探的梦,他考入公安大学,学了4年刑事侦查,于2013年毕业成了一名真正的刑警。
李启天尤其擅长分析研判线索。刚来警队时,他就靠着分析线索,研判逃窜落脚地,一年抓了30多个在逃嫌疑人,在支队排名第一。因为业务成绩突出,他工作6年就成为全分局最年轻的探长。
有一次,中队接到一起棘手的案子,大伙儿查了三五天,除了一张模糊的嫌疑人影像,再无其他任何线索,案件陷入僵局。
李启天偏不信邪,又带着事主去案发地找线索。“他身上有味儿”,事主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李启天眼前一亮。
“这附近总有一些闲散人员,有时会睡在桥洞下,会不会是他们中的一人?”想到这儿,李启天挨个桥洞寻人,拿出照片打听。结果真有收获。“前几天这人中午也总来这儿,最近这几天没见人。”桥洞下有人提供了线索。
李启天按捺着内心的激动,立即联系队里对附近进行地毯式搜索,提取到了重要证据,查实了嫌疑人的身份,顺利将其抓获。
因此一役,李启天荣立个人三等功。
“当刑警,天分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李启天说,很多时候,案子能不能破,就在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再多一句询问,再多一次查证,再多一天蹲守。
图片
通州公安分局优秀青年民警、通州公安青年榜样、北京市公安局刑侦系统典型榜样优秀个人……李启天获得了很多荣誉。可他却觉得,“抓了人,破了案,群众纷纷给我们点赞,这是刑警最大的荣耀。没什么比老百姓的认可,更让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