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终点站还有一站路,公交车上乘客为何“被”下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公交车终点站写着“汽车西站”,司机却让乘客在前一站——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下车,乘客不解:“为什么不能送我们到终点站下车呢?”
近日,市民袁先生向长沙晚报热线8222000反应,他乘坐从望城汽车西站始发、终点站为汽车西站的W218路公交车,前往长沙汽车西站附近办事。在到达长沙汽车西站终点站的前一站——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时,司机便让包括袁先生在内的所有乘客下车。
图片
现场:乘客“被”提前下车,多走几百米换乘
5月13日,记者前往长沙汽车西站附近的“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调查发现,此公交站点设置在汽车西站北侧,站点旁是西站的一条商业街,商业街内有不少餐饮、便利店。正如袁先生所说,不少终点站为汽车西站的公交车在这一站都要求全体乘客下车。
乘客如需在汽车西站内换乘其他公交车,则必须经过商业街,步行几百米才能到达站内公交总站乘车。记者在“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观察,发现有不少此类情况的市民。
方娭毑原本乘坐终点站为汽车西站的W203路至终点站转乘17路。“我年纪大,腿脚不方便,没办法走那么远咧。”在“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被要求下车后,方娭毑便在此公交站点一连问了好多趟公交车,才坐上了“社区巴士18号线”进汽车西站。
市民王女士乘坐终点站为汽车西站的W218路公交车,在路过“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时,同样被要求下车。记者跟上前询问,她告诉记者:“我准备进站换乘地铁2号线,不是很方便,要多走好几分钟的路。曾经W218路公交车是允许在汽车西站内下车的,但是这两年不知道为什么改了。”
反差:前一站乘客不解,终点站秩序井然
正如市民所说,“为什么有的公交车可以进站,有些不让进站?”“为什么前两年公交车可以进站,现在不让进站?”
W203车队范队长告诉记者,2022年以前,所有的公交车都可以进汽车西站下客,但站内乘客、来往公交车混在一起,每个车道都有人下车,非常不安全。2022年,汽车西站优化乘车环境,实行人车分流,包含W203在内的一部分公交车被要求不能进站下客。
记者在汽车西站终点站公交停车场看到,公交终点站与公交始发站分别位于汽车西站立体停车场的东西两侧,东侧靠近西二环,是终点站,而西侧为始发站。
图片
在公交终点站场内,除中间消防通道外,共设有7个车道。其中1至6车道用来停放进场休息的公交车,而第7车道靠近立体停车场,用来临时停靠供乘客下车。第7车道旁安装了围栏,同时有蓝底白字指示牌指引乘客换乘路线,围栏上的小喇叭一直循环播放着“坐公交车的乘客,请往后面走,找站台上车,场内禁止行人通行”的宣传语。
图片
记者停留期间发现,有918等车次从终点站场外驶入,在第7车道安排乘客下车,乘客按标识有序行至始发站换乘。而方娭毑原本乘坐的W203等公交车则是空车进站,直接停靠在第1、2车道上。
探因:实行人车分流,分车道有序出入
记者了解到,市民口中的汽车西站,实际上是指现今的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于2015年竣工,原长沙汽车西站迁入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运营。
现代化交通枢纽,为何不让所有乘客进站下车?
袁先生有这样的猜想和质疑:“汽车西站是不是想给他们的商业街引流?因为在这一站下车的乘客必须穿过他们的商业街才能换乘。”
“这样的说法不成立,如果要引流,那长沙主城区内所有的车也都安排在站外下不是更好?”长沙湘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谢先生告诉记者,“实际上,这是交通主管部门在确保乘客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站场内交通组织实际情况,才将主城区外的公交线路安排在汽车西站前一站下车。如都在站内下客,部分公交线路就无法实现人车分流,势必造成人车混行,给乘客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这个说法得到了汽车西站雷锋巴士车辆调度员刘女士的证实:“举个例子,我们雷锋巴士的W203、W204路公交车,被安排在第1、2号车道,如果进站将乘客带进站内,乘客在第7车道下车后,公交车必须左拐并倒车回到第1、2车道上,势必会影响出站公交车的出场。”
建议:再优化,让主城区外公交车辆进站便民
记者向负责汽车西站物业管理工作的长沙湘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了解,汽车西站终点站公交停车场日吞吐量为900至1000车辆次,日均乘客上万人次。在人车分流改造前,终点站公交停车场时有人车碰撞等轻微事故。
2022年,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安全,交通主管部门对长沙主城区和望城、宁乡的公交车线路始发和停靠进行了重新规划,对站场内采取人车分流措施;并结合交通行业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所有主城区内公交车辆进站下客,主城区外的公交车辆在汽车西站终点站前一站下客。
记者了解到,有热心市民曾经提议,在位于西二环的站外再设立一个公交站点,但由于西二环属主干道,增设公交站点不利于车辆通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且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该提议尚未被相关部门采纳。
相关部门可否有科学办法,对公交线路、站点设置进一步优化调整,并以让诸如袁先生、方娭毑这样的乘客真正能够一站式抵达、无缝换乘?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