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长访华寻求合作,中韩关系出现积极变化

据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应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韩国新外长赵兑烈于5月13号至14号访华。赵兑烈的这次访华行程,是2017年以后,时隔六年半的时间,韩国外长再一次到访北京
韩媒在报道时特别提及,赵兑烈上任时曾说过一句话,称“中韩关系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美韩关系”,还承诺自己上任后将想办法平衡中韩,乃至美韩之间的关系。
图片
韩国外长赵兑烈、中国外长王毅
通过韩国国内媒体的报道不难看出,此次韩国经济界和舆论界,对于赵兑烈访华还是抱有极大期待的,他们期望赵兑烈能够与中方就中韩关系的发展方向、供应链合作等事宜交换意见。
直白一点说,眼下韩国经济遇到困境,出口下滑,增长乏力,汇率又受到美元加息影响而暴跌,国内物价飞涨,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韩国经济的运行和老百姓的钱包了。
尹锡悦政府上台之后选择的“与美日保持步调一致”的外交策略,并没有给韩国企业带来他们理想的效益
这种背景之下,韩国政府寻求加强跟中国之间的经济和其他领域合作,以提振当前政府的支持率,改善韩国经济现状,也算是顺理成章。
图片
韩国总统尹锡悦
但与此同时,必须明白,中韩关系是一个整体,如果尹锡悦政府在台海乃至中美关系等敏感问题上,不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和选择,而是配合美国打压和遏制中国,却想在经济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上得到中国帮忙,那显然是不实际的。
现实一点来看,这一轮韩国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得从此前韩国议会选举开始说起,尹锡悦政府在执政几年以后,其一边倒的亲美政策,导致韩国经济乃至国内社会稳定都遇到巨大挑战。
尹锡悦本人和他所在的国民力量党,在韩国的支持率显著下降,刚刚结束的韩国议会选举中,以共同民主党为代表的在野党大胜,国民力量党和其卫星党侃侃保住三分之一的席位。
这意味着尹锡悦在接下来的任期里,将受到在野党的掣肘,因为按照韩国的选举制度,如果国会议员有三分之二持赞同意见的话,就可以对总统发起弹劾了。
图片
韩国国会
这足以给尹锡悦政府和国民力量党以明确的信号,即他们如果再不改变,那么说不得都等不到尹锡悦任期结束,韩国就要变天了。
正是因为受到这种压力,现在尹锡悦政府才开始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进而回应国内民意,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机会。
其次,从经济上来看,尹锡悦政府的这种变化,也是有迹可循的。作为韩国保守派,尹锡悦上台之后,选择全面倒向美国,为此不惜损害中韩关系。
最开始尹锡悦政府打的算盘,实际上就是借助中美博弈,趁着美国围堵封锁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机会,以维持自己的制造业优势。
图片
韩国企业
具体一点来说,这几年中国制造业迅速的迭代升级,首先挑战的就是日本和韩国相关产品的竞争力,过去中国生产袜子、衣服这种低端制造业产品的时候,日韩生产手机、汽车、芯片。
因此中国虽然在发展,但还是日韩从中国市场上大量的赚钱,因为人家生产的商品,附加值更高。
但现在情况变了,中国开始自己生产手机、汽车,而且靠着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生产的比韩国、日本更加物美价廉,这促使日韩不但无法在中国市场上赚钱,甚至他们在全球其它市场上的份额,也越来越小了。
后发国家的产业链升级,是个必然的过程,正确合理的应对方式,当然是自己投资基础科研,获得更高的技术,生产更高端的产品,同时提升本国生产效率,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图片
美日韩关系
但日韩受制于国力,以及被美国锁死发展上限的现状,当中国追赶上他们时,他们根本无路可走,因为前路是被美国占据着的,日韩又不敢向美国发起挑战。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积极融入中国为核心的产业链,重新定义自己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第二就是配合美国,打压围堵中国产业链升级,以寻求一丝喘息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正如韩国媒体评论的那样,“与美日保持步调一致,并没有让韩国得到想要的待遇”。
一方面,是美国借着围堵中国产业链的名义,把韩国芯片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一同打压了,另一方面是美国围堵打压中国产业链升级的策略,根本没有成功。
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这个时候,韩国就没别的选择了,只能寻求改善跟中国的关系,尝试重新融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供应链体系之中。
现如今尹锡悦政府的改变,只能说是一个开始,随着韩国务实派政客逐渐掌握话语权,以及韩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依赖程度,韩国重新调整方向,在经济领域主动融入以中国和核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是迟早的事。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韩国政府的变化,充分的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美国试图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围堵打压中国的策略,在经济上已经是行不通的了。日韩虽然军事上受制于美国,因此当美国骤然发难,要求他们跟随自己围堵中国时,日韩很难拒绝。
但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基于霸权的操纵,势必不能长久,因为它不符合基础的经济规律。
图片
中日韩关系
正如同澳大利亚在莫里森政府时期碰瓷中国以后,立刻被随后上台的工党调整方向,转而开始修复中澳关系,寻求对华贸易。
这说明与中国保持紧密的经贸联系,是亚太乃至全球其它国家维护自己利益的必然选择,美国或许可以短暂的用霸权压制这种选择,但无法一直压制任何一个国家,追求自身发展利益的权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