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药物填塞无效,“麻”不住的牙痛竟是三叉神经痛

做了五个月的根管治疗,先后填塞了超过十次的药物,最终拔牙时使用了麻醉药物仍镇不住剧痛……经历了半年多的痛苦和误诊后,27岁广州姑娘终于查明了自己面颌部剧痛的真正原因——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专家通过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小孔为她解决了疼痛问题! 
图片
反复治疗了半年多,“牙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婷婷本身是一名牙科护士。去年8月起,婷婷经常觉得左边的大牙隐隐作痛,左眼角也时不时地跳动。她以为是之前镶嵌的那颗假牙出了问题,就当成普通牙痛并进行了5个月的根管治疗,“先后放了不下十次药”。
到了2月,婷婷的痛苦并未得到丝毫缓解,无论吃冷的还是热的食物,都会引发疼痛。她决定把牙齿拔掉!“拔牙时,打麻药都止不了痛。”而且拔牙后,疼痛仍未消失,反而变成了持续的间断性疼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婷婷说,“除了睡觉,只要醒着就反复地痛。”服用止痛药也只能维持两个小时左右,她逐渐还出现嘴角、脸抽搐的情况。这时,婷婷才意识到这可能不是简单的牙痛。
辗转多家医院,但医生将婷婷的病症归咎于偏头痛、压力大引起的神经紧张等。然而,药物带来的头晕等副作用,让婷婷更是苦不堪言。为寻求进一步诊疗,5月5日,婷婷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从指甲盖大小的小孔除“顽疾”
该院神经外九科主任穆林森接诊了患者,根据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她患有三叉神经痛。
图片
5月7日,神经外九科团队在全麻下采用Burr Hole微创技术行右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Burr Hole技术是一种超微创技术。”穆林森介绍,微血管减压术本身也是微创手术,骨窗直径通常为2.5-3.0cm,而Burr hole技术的骨孔直径仅为它的三分之一,大约是1.0-1.2cm,只有一个指甲盖大小。该技术属于新技术,还可用于脑肿瘤切除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
“部分女性患者会因不愿剃光头而抗拒头部手术,这个技术还可以满足这类患者的需求。”穆林森补充道,这次手术仅在患者耳后剃了0.5 cm头发,并采用美容缝合。
“手术前一天痛得特别厉害,但做完手术后立刻就不痛了。”5月10日,婷婷顺利出院。
穆林森介绍,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区域反复发作的剧烈电击样疼痛。许多三叉神经痛患者会以牙痛为首发症状,所以常被误诊为牙痛。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