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五月人倍忙,油菜丰收喜洋洋

涪洋镇:五月人倍忙,油菜丰收喜洋洋
立夏过后,骄阳逐渐火辣,正是油菜籽收割的季节。近日,走进涪洋镇,放眼望去,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村民抢收油菜籽的景象。
图片
不同三月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金灿灿油菜花,五月的油菜褪去了金黄外衣,颗颗圆润饱满的菜籽在田间绽放。村民们正手举“梿枷”拍打菜籽杆,随着“啪啪”的节奏,一颗颗圆润的菜籽从荚中脱落,跳跃在金黄色的“地毯上”。
图片
“今年天气好,田间管理比较到位,庄稼也长得好,油菜颗颗饱满,特别高兴,预计今年一亩地大概能收180多斤。”村民王美仁说。
图片
图片
据悉,涪洋镇今年种植油菜面积4200余亩,涉及农户1500余户,预计全镇油菜总产量达到84万斤。
图片
近年来,涪洋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争示范,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将保证粮食安全作为发展根本,采用“油菜+水稻”的轮作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油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盯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全力打造灵山秀水·鱼米涪洋特色品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肖小凤)
来源:今日务川
播州区: 36万亩油菜迎来收获 机械化收割节本增效
“油菜收割采用机械化助力,不仅节省了很多人力和财力,还不耽误农时。以前,这1亩地的油菜,我们两个人要1天才能收得完,现在机器几分钟就搞定了。”家住马蹄镇平海村村民龙明学谈起机械化助力时是如数家珍,满脸笑容。
冬播“一粒子”,春收“万斤油”。目前,播州区去年种植的36万亩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期,迎来丰收季,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收割油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图片
在团溪镇白果村机收现场,农机手驾驶着油菜收割机帮助群众收割油菜。随着收割机齿轮转动,油菜杆被卷起送入收割台,完成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油菜籽则通过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涌向车斗中。油菜壳、油菜秸秆被自动粉碎成末,均匀抛洒在田间,实现秸秆还田。
为解决油菜收割的问题,播州区农业部门与遵义市播州区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机手驾驶油菜收割机下到油菜地里,帮助农户收割油菜。遵义市播州区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崔振告诉记者,大型油菜收割机一天能收割五六十亩,相当于20至30人一天的工作量。
采取机械化方式进行油菜收割,既省工省时,又提升了效率,让种植户着实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图片
家住鸭溪镇白腊坎村的村民李成祥每年都要种植3至5亩地的油菜。由于缺乏劳动力,每到油菜成熟的季节,收割油菜就成了他的难题。今年村里面组织大型收割机帮助群众抢收油菜,李成祥去年种植的5亩地油菜,用收割机一个多小时就收割完成了。
过去收割油菜都是靠人工采收,采收周期长,遇到不利天气,会严重影响油菜籽的品质。
“白腊坎村把油菜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来抓,通过补助油菜种、化肥,开展油菜育苗、移栽以及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措施,推动了油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同时,开展了‘两增一调’绿色防控,大力推广机械直播、免耕等轻简化种植,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鸭溪镇白腊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伯权说。
图片
据了解,播州区去年在团溪、茅栗、三合、鸭溪、马蹄、泮水等镇乡推广种植油研2020、黔油31等优良油菜品种36万余亩。建立市级油菜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1065亩,区级油菜示范基地6个、示范面积5120亩,建立镇乡级油菜示范基地205个、示范面积9.1万亩。目前,正值油菜成熟采收期,全区先后组织了30余台大型油菜收割机开赴各镇乡,帮助农户抢收油菜。
来源:微播州  全媒记者 李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