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艺术家的澄明“复调”,陈玲洁&戎庄作品展在滇举办

2024年5月12日,“复调:陈玲洁&戎庄作品展”在云南大知闲闲艺术民宿开幕,此次展览由龚芸娴担任展览总监,贾方舟、杨卫、陈默、鲁虹、李森担任学术主持,张光华担任策展人。
图片
展览开幕式现场。
图片
策展人张光华。
张光华介绍道,此次展览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景观艺术的同场对话,也是画家与建筑师的对话,更是画家陈玲洁与小画家、小女儿戎庄的亲情对话。尽管展览主角是一对母女,但她们在艺术中的角色却是平等、独立的。相互陪伴的光阴渲染了她们作品中的温情色彩,相互尊重的距离清晰了彼此作品的个人魅力。
图片
艺术家陈玲洁。
艺术家陈玲洁在致辞中讲道:“今天是母亲节,我特别高兴能在家乡举办我和女儿的画展。‘农事诗’是我多年坚持创作的主题,这些作品以24节气命名,主要描绘澄江土地上的劳作场景或农作物,这是我首次在这片给予我创作灵感的故土上展出作品,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向所有母亲致敬,愿大家节日快乐。”
图片
艺术家戎庄。
艺术家戎庄在致辞中表示:“我的许多作品灵感都来自于大知闲闲建筑群中的流浪猫,整个建筑环境也对作品产生了影响,赋予了它们一种放松和悠闲的氛围。”
图片
大知闲闲主理人龚芸娴。
大知闲闲主理人龚芸娴讲道:“展览已经于5月1日向公众开放,选在劳动节是因为陈老师的作品都与劳动有关。开幕式选在母亲节,接下来还有儿童节,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举办展览的最佳时机,因此邀请了陈老师和她的女儿来我们这里展示她们的作品,感谢大家的到来。”
图片
批评家贾方舟。
批评家贾方舟谈道,展览空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展现了建筑与艺术的互动,以及母亲对孩子艺术天赋的影响。陈玲洁的创作从写实转向更广阔的情怀表达,而戎庄的画作展现了自由天性,让人联想到毕加索学习孩子绘画的精神。此外,展览所在的建筑空间以其特色和风格给人深刻印象,使用非传统材料精心打造,其影响力可与艺术作品媲美,这次展览的成功也在于将艺术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结合。
图片
批评家鲁虹。
在批评家鲁虹看来,戎庄的画作展现了开放性,其创作天性受到鼓励,同时,她的作品融合了写意与日常生活,体现了个性化的艺术追求。陈玲洁的作品则以其独特的油画技法,对云南农民劳作和农作物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云南的个性和对传统美学的现代诠释。
图片
批评家陈默。
批评家陈默在致辞中讲到,陈玲洁女士和她的女儿在母亲节,在大知闲闲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展出他们的作品,互相增色不少。陈玲洁其“农事诗”主题与当地特色相得益彰,展现了农民劳作的不同艺术效果。戎庄的创作让我们意识到当下艺术教育问题,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在成长阶段自由发展,避免过度干预。
图片
批评家杨卫。
批评家杨卫讲到,云南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由精神吸引着他,这里人们的散漫和自在,以及对建筑和艺术的独特见解,让他感到兴奋。陈玲洁的作品以其日常性和生命关联的画风以及独特的油画技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杨卫也强调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鼓励其天性的发展。
图片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森。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森谈道,陈玲洁的画好,在她的画里,劳作的人像影子一样降临,而后停在画面,融入画面,感觉亲切而又陌生。她的画画出了朴素事物在田间地头存活过、生长过、圆满过的命数,也许恰到好处。戎庄的画,呈现的不是绘画的种种陈式或技艺,不感伤,不抒情,也不沉落。戎庄带着我们看她的世界,那水中墨、天上花、纸上猫、火中陶,自然,创作好的艺术与年齿无关,然而,唯有少年心,可见天心。天心乃是本心,如是,便可观。
图片
陈玲洁  《农事诗:处暑2023》150x240cm   布面油画   2024年   
图片
陈玲洁  《农事诗:霜降2022》150x240cm 布面油画  2022年
图片
陈玲洁 《农事诗:小寒2023》200x18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图片
陈玲洁《农事诗:夏至2017》150x24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陈玲洁的“农事诗”系列绘画以澄江土地上顺应二十四节令发生的耘田、播种、间苗、锄禾、采摘、收割、烧荒等实在、生动的农事劳作为模本,将属于土地的敦厚、耕作的淳朴、收获的满足以自然而然的肌理勾勒在画布上。她用具象语言确证这种踏实,赋予农事劳作细腻、充实的质感。陈玲洁笔下的土地和农事本就是人间高贵品质的忠实再现,是源于平凡生活的纯真美感,是见山还是山的澄明赞歌。
图片
戎庄  《菊猫》 70x70cm  纸本水墨  2024年 
图片
戎庄  《菊猫》 70x70cm  纸本水墨  2024年 
图片
戎庄  《猫戏4》  70x70cm  纸本水墨  2024年  
图片
戎庄  《哪吒闹海》  140x70cm  纸本水墨  2023年
戎庄笔下的生灵和故事,是一个豆蔻少女最感性的视觉经验,她和猫猫们窃窃私语,聊了什么只有她们彼此知道。她画中的故事皆是第一人称,是对故事角色的感同身受,正所谓童蒙养正、少年养志,14岁正是人生的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蜕去懵懂外壳,迎面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爱恨情愁、是非曲直。不擅以物易己的巧技,更不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扭捏作态,或者直抒胸臆不折少年意气,或者好奇代入领悟百味人生,总之,明朗是少年心性的显著特色,即见山是山的简单和轻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大知闲闲艺术民宿坐落于澄江市抚仙湖畔禄充风景区,建筑美学由设计师阮晓舟把关,元素与澄江本地的人文、生态相呼应,整体风格秉承简约凝练的审美理念。“大知闲闲”取自《庄子·内篇·齐物论》,既表明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进取、博达的信念,也是这片山居空间呈现的建筑美学——自由自在。园区内收藏有大量以云南当代艺术家为主的作品,在探索中尝试打造一个以艺术氛围为基本导向的自有民宿品牌,提供优质的住宿体验之余,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搭建平台。
图片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