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环保拟11.66亿元切入牛磺酸赛道 将填补福建省内产业空白

5月14日晚间,圣元环保(300867)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拟分别进行化学药品(食品)原料及食品、药品健康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拟投建项目及前期生产项目投入合计为11.66亿元。
切入牛磺酸赛道
公告显示,圣元环保全资子公司泉州圣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拟在泉州市泉港区石化工业园区投建化学药品(食品)原料项目,首期投资7.49亿元先行建设年产4万吨牛磺酸项目,以开展化学药品(食品)原料牛磺酸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12个月,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正在办理安全预评价、主体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
圣元环保另一全资子公司泉州圣元康健药业有限公司拟在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开展牛磺酸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宠物食品及饲料应用领域项目的生产线建设,该项目投资额约3.97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12个月。
该项目一期工程拟新建年产3万千升饮品(牛磺酸饮品及胶原蛋白饮品),3万吨/年膨化干粮和1200吨/年冻干猫粮及保健品生产线(泡腾片、片剂、胶囊、压片糖果等)。
资料显示,牛磺酸为化学原料,同时又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强化剂。在国外,牛磺酸早已被广泛关注及应用,其主要应用领域为食品和饮料行业。欧美市场上添加牛磺酸的保健产品约有1000种,已成为运动饮料中最重要的添加剂之一。牛磺酸的年需求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牛磺酸用量在饮料行业约占45%、宠物食品行业约占30%、保健食品领域约占14%、饲料行业约占8%,药品及其他领域用量相对较小。
已研发申请相关专利
圣元环保自2004年开始涉入环保行业,2006年进一步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并逐渐形成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为主的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经营格局。鉴于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产业技术成熟,公司主营业务当前重心在于存量项目的精细化运营和提质增效。在这一形势下,公司结合自身相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业务。
圣元环保表示,为进入新业务领域,公司在人员、技术、管理、产业链布局等方面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公司已于2023年6月设立泉州圣元生物科学研究院,组建研究团队进行专题技术研究、攻关,招聘引进多名常年从事牛磺酸、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工作或科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已申请相关专利13项并获得受理,其中1项已获得授权,对拟进入新业务领域关键及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此外,圣元环保于2022年5月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圣元药业有限公司,开展牛磺酸添加食品、特膳食品配方试验及生产,在2024年1月完成产线建设,建设有一条液体饮料生产线和一条固体饮料生产线。截至目前,该项目产品生产及试销取得良好效果,符合预期。
在前期产品试验及试生产的基础上,圣元环保同步开展化学药品(食品)原料牛磺酸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宠物食品及饲料应用领域项目建设的规划布局,确保牛磺酸原料产销的协同安排。2024年4月,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委托华南农业大学在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进行研究,整合出相关参数,建立牛磺酸在母猪饲养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将填补福建省牛磺酸产业空白
对于此次大手笔投资切入新领域,圣元环保也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项目选址于泉州市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具有很强的投资优势,具备项目实施需要的外部条件。同时,牛磺酸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均为国内普通化工原料,易购易得,供应充足可靠。其中主要原料环氧乙烷(管道可直接输送至厂区)和液硫(槽车运输至厂区)均来自所在园区,具有显著的成本和安全优势。
公司表示,该项目拟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其中牛黄酸项目工艺技术采用环氧乙烷法,在行业内具有成本低、消耗少、收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以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
对于牛磺酸产品未来的销售空间,圣元环保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分析。
在国际市场,多年来中国生产的牛磺酸大部分出口,且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高达90%左右。美国每年进口牛磺酸2万吨以上,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超过60克,正以3.2%/年的速度增长,各国对牛磺酸的需求正在以不同的速度增长。
在国内市场,当前中国的牛磺酸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国内牛磺酸在保健食品、药品、功能性饮料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国家对抗生素添加的限制,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已成为市场趋势之一。预计未来牛磺酸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
圣元环保表示,公司拟利用环氧乙烷法生产牛磺酸技术,依托现有的环保行业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本次拟建项目投产后,可以扩大公司经营面,牛磺酸上市后,能够有效填补国内日益增长的牛磺酸市场需求,可以促进各类下游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当前福建省仅公司一家生产牛磺酸,可填补省内空白,促进福建省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