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也能打卡“热带雨林”!“神奇植物”在这里

二叠纪时期的蕨类植物是什么样的?三叠纪时期的阔叶植物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和植物来一场“旅行”,去“热带雨林”打卡特色植物……2024成都世园会开园以来,主会场的植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成为人气最高的场所之一,伴随着一次植物探索之旅,这个隐藏的“热带雨林”秘密被慢慢揭开。
图片
在植物之旅科普馆看植物的进化史
5月14日,尽管不是周末,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依旧游人如织。
走进植物馆,首先来到的区域就是植物之旅科普馆。该馆以“诗意科学、现代自然”为设计理念,串联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个重要的植物演化时段,通过时间之旅、空间之旅、人文之旅三部分,分别展示植物的进化史、迁徙史、交流史。
图片
游客进入“植物的时间之旅”,仿佛走入时间长河,不仅可以看到太古代、元古代的蓝细菌玻璃器皿、真核细胞3D模型、古生代蕨类后裔打造的微缩植物生境等科普装置,还可以通过观看科普短片详细了解植物的亿万年进化史。
馆内,作为古生物珍贵遗迹的两块枝脉蕨古植物化石,成为众多游客的关注焦点。它们保存完好,叶脉和羽片结构清晰可见,仿佛能够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古生物时代。游客陈寅秋说:“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远古时期的植物化石,真的是大开眼界。”
图片
在温室馆穿梭“热带雨林”
从植物之旅科普馆走出,顺着连廊一路往前,就是温室馆。进入馆内,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游客仿佛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茂密的热带雨林中。
高耸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交织共存,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绿色屏障。在这里,各种热带特色植物竞相生长,从猴面包树到弥勒异木棉,从宝莲灯到嘉宝果,每一种植物都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命力,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温室馆内的“老茎生花”奇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与常见的枯木逢春不同,这里主要展示热带植物中的附生现象,通过塑石造型,打造出兰科植物和凤梨类植物附生于老树生长的场景,展现一种老桩、枯木花开的奇特现象。在温室馆内,游客可以观赏到近150种特色热带植物。
图片
“这里非常特别,能够让人真实体验穿梭‘热带雨林’的场景。”游客王鼎承说,植物馆真是主会场里的一个“宝藏馆”,处处是“彩蛋”,非常值得来打卡。
除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独特的生态景观外,温室馆还打造有相思崖、灵犀巢景点等观光打卡点位,同时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
植物馆工作人员说,世园会开园之后,植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周末不少父母会带孩子来,工作日期间中老年游客居多。”为应对暑期学生游览高峰,植物馆已开始进行服务保障的准备工作。
图片
科技助力打造珍稀植物生长环境
在这座绿意盎然的温室馆内,热带雨林的繁茂与生机得到了完美展现。除了大自然的恩赐,还有科技力量的精心呵护。
据温室馆绿化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营造出适合热带植物生长的环境,温室馆内部采用了先进的复合科技材料,具备出色的保温性能。“同时,馆内还通过一系列节能低耗的技术手段,为珍稀植物打造了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图片
植物馆的“绿色”远不止于此。
据了解,在世园会之后,植物馆将转型为一个以网红打卡为特点的森系婚纱摄影场馆,同时继续保留其VR数字展示和植物研发的功能,让游客能够继续体验科技的魅力,了解植物的奥秘。
张力夫 红星新闻记者 逯望一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