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丨捍卫健康,涨“碘”知识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又参与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起着维持器官正常运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方面,而人体不能合成碘,必须从饮食或者饮水等膳食环境中获得。由此可见,科学补碘很关键。
图片
今年的5月15日是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我们邀请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甲状腺疾病科主任洒娜跟大家说说科学补碘那些事。
1、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如甲减、结节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等。
2、不同人群缺碘的危害有哪些?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还会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孕妇缺碘会造成胎儿缺碘,严重时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风险。
成年人缺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3、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划重点: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据权威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环境普遍缺碘,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否则碘缺乏病仍会“卷土重来”。
4、碘盐里有大乾坤,购买、存放、食用有讲究!
加碘盐是将碘以碘化物的形式添加到食盐当中,但碘化物在食盐中不能稳定存在,光照、高温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碘的挥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保存和使用碘盐,以确保补碘效果。
●购买时,需注意:
从正规门店选购,认准包装上的碘盐标志;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存放时,需注意:
选用有盖的棕色遮光瓶或者陶瓷罐等容器盛放碘盐,并放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避免阳光直射与高湿影响。
●烹饪时,需注意:
炒菜应于起锅时加盐,更不能将碘盐在热油中和食材一起煎炸。
5、这些人群应限制碘摄入!
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数人,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高碘地区的居民无需再补碘,以防长期持续性摄入碘导致碘甲亢或高碘性甲状腺肿。
6、孕妇和婴幼儿如何补碘更科学?
与一般人群相比,孕妇对碘的需要量要多一些,除了日常的碘盐,建议每周再食用2-3次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量相对稍高的海产品。
婴幼儿期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喂养,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以保证婴幼儿生理需要。通常只要供给母体足够的碘,婴幼儿发育不会受到缺碘影响。
最后,特别提醒大家,碘缺乏和碘过量都有可能引发甲状腺疾病,补碘应结合自身的碘摄入情况,做到适度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