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何判断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速情况下,多远才是安全的行车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但,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二、100米安全距离!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定呢?这里面有两个量需要讨论
1.车辆的制动距离
汽车百公里制动安全距离是指汽车车速是100公里每小时时,刹车踩到底,达到最大制动力时的刹车距离。
目前没有明确具体多少距离为最佳制动安全距离,但汽车的制动性能应符合GB 12676和GB/T 13594的规定。一般来讲百公里速度下,42米以内算优秀,42-25米算合格,45米以上则不及格。
预留一点余量,也就是普通车辆都高速百公里车速的情况下,需要大概50m的刹车距离,刹停。
2.人的反应速度
对于普通人来讲,正常人反应速度在300毫秒(0.3s)左右。30岁以后会有所下降,运动员经过特定练习,对特定刺激(发令枪)的反应速度可以缩短到150到180毫秒。但是开车是比较复杂的行为,这个反应时间也要延长,普通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在0.3s~1.0s的范围。
车速在100km/h的情况下,换算下来1s大概行车28m,按最大情况,反应需要消耗28m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酒驾和疲劳驾驶都会让人反应迟钝,这个反应时间会变长。
图片
结合以上,28+50=80米,一般情况下,都是建议保持100米的距离。
这个100m就是这么来的。
三、那么我们如何确定我和前车的安全距离呢?
路旁距离指示盘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用来确认车距的,需要注意的是,伴随路牌的同时,车道上会有明显的标志,前车压过路面的标志,意味着前车的位置。
图片
3秒原则
我们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选定前方某一物体作为参照(如电线杆、树或标志等),当前方车辆的车尾通过这一参照物,开始默念:安全驾驶、安全驾驶、安全驾驶,此时使用的时间大概为3秒。
也就是你说完这3个安全驾驶的时候,你也行驶到这个标识牌,那么就是足够安全的。
图片
通过路上的标识确定和前车的距离
比如路旁有很多反光标志,这些标志一般都是20m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确定和前车的距离。
图片
另外,地面的白色标识线也是很好的参照物,一般来讲,高速上白色线在6m,白色线间的空隙在9m,一共在15m。可以利用这个来确认和前车的距离。
图片
其实,我们在高速安全的开车,不仅仅是要确认和前车的距离,后面的危险也是存在的。那么如何确认候车的距离呢?
左右后视镜,当后方车辆在2/3区域范围内,那么此时候车离我们大概18-20m,转向是ok的。
图片
内部后视镜能够完整看到后车车轮胎时表示与后车距离在20米以上。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