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真假警察隔空较量 重庆警方全城寻人止损60万元

华龙网讯(唐雨)假警察拿着“逮捕令”进行电信诈骗,受害人电话一直占线,真警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近日,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及时为受骗群众止损60万元。
近日,两江新区公安分局鸳鸯派出所收到反诈中心推送的紧急预警,辖区群众刘女士(化名)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已经转款18万元。
值班民警李金昊立即电话联系当事人刘女士,却始终无人接听,预警信息也无人回应。情况紧急,民警只好一边持续拨打刘女士电话,继续不断发送预警短信,一边联系银行,对刘女士银行卡进行保护性止付。同时,派出所组织警力研判刘女士日常生活轨迹,希望能在监控系统中搜寻到刘女士的行踪。
“期间,刘女士接通过一次我们的电话。听说我们是鸳鸯派出所的民警后就挂了。”李金昊说。几经周折,民警再次返回刘女士家中,见到了她。“你到底转了多少钱?与你视频的不是警察,是骗子!”“如果你真的犯法了,公安直接就去你家抓你了,难道还要打电话通知你?”在民警解释下,刘女士才恍然大悟,自己刚刚遭受的乃是典型“冒充公检法”诈骗。
原来,当天中午,刘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省公安机关警察”,对方以刘女士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实施洗钱犯罪活动为由,要求刘女士配合调查,否则将上门实施抓捕。
于是慌张的刘女士独自开车来到一个没有人注意的地方,并下载了视频通话软件,同意做“视频笔录”以证清白。在对方的指导下,刘女士将电话设置了呼叫转移,还和对方共享了手机屏幕。
通过屏幕共享,假警察掌握了刘女士名下所有银行账户的信息,获取了验证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转账操作。就在视频通话的过程中,对方已经在刘女士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其名下财产转走。这时,假警察准备进一步转款60万元。所幸因发现及时,两江新区警方反诈中心及时止付,避免了刘女士财产继续受损。
“幸好民警及时赶到,不然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就没了!谢谢你!”事后,刘女士和家人不停向民警致谢。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社交软件在线制作笔录,在电话里办案。公安机关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把钱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这样的操作会让你在陌生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凡是通过网络发送逮捕令、通缉令等法律文书,冒充公检法要求配合调查、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