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能挣8万元!济南市钢城区这个村走上飞“蝗”腾达致富路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5日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蝗虫是一种害虫,会啃食庄稼,造成农作物减产,但是在济南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马泉村,这些害虫却摇身一变,成了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宠儿”。
图片
眼下正值蝗虫成熟期,走进东马泉村飞蝗养殖基地,几座白色的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蝗虫“铺”了一地,或爬或跳或飞,非常活跃,村民们忙着捕捉蝗虫,沙沙的扑腾声此起彼伏,仿佛奏响了欢快的丰收“交响曲”。
图片
蝗虫刚进入成熟期,就吸引了新泰、沂源、博山等地的客商前来采购。“我前几天就听说东马泉村的蝗虫要出棚了,今天过来看看,发现这里的蝗虫个头大、品相佳,品质非常好。”客商任为强说,“幸亏来得早,我抢到了一个棚的货,要是来得晚一点,连一个棚的货都收不到了。”
图片
据了解,东马泉村养殖的是对东亚飞蝗进行人工选育的优质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及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非常高,深受客户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现在,村里有9座100平方米的大棚用于养殖蝗虫。“我们村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合养殖蝗虫,每年可以出棚4茬,每茬只需要40天左右就可以达到成熟期。现在的收购价是16元一斤,每棚每茬能产出蝗虫200多斤。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亩地每年能挣8万余元。”东马泉村党支部书记艾丙成说。
图片
为了让蝗虫的品质更高,东马泉村流转了十几亩地,专门用来种植墨西哥玉米、加拿大小麦等优质牧草。“我们村的牧草浇的是山泉水,施肥就用蚂蚱粪,不打农药,纯绿色无污染。在喂养时,搭配上麦麸、玉米面、豆粕等饲料,蝗虫的出棚速度和品质提高了不少。”艾丙成说。
图片
蝗虫养殖独辟蹊径,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1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村里以1000元一亩地的价格把我家的地流转去了,我平时种种牧草、喂喂蝗虫,在家门口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真不孬。”村民许思菊说。
对蝗虫养殖,艾丙成有着明确的规划,“我们村又扩建了10座大棚,预计20天后养殖第二茬蝗虫的时候就能用上。我们还打算在村里建起完整的蝗虫生产、加工、售卖产业链,以此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共同致富。”
闪电新闻记者 耿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