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15|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提速

图片
5月15日,第六个“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如期而至。过去一年,我们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银柿财经专访了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原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
谈及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潘向东说道,这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公开公平公正是最重要的市场原则”。
保护投资者,有哪些新招?
今年5·15,恰逢新“国九条”发布满一个月,新“国九条”也成为潘向东的最为关注的话题。潘向东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持续推进行业内改革和政策机制完善,特别是新“国九条”中的投资者保护措施,旨在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据潘向东介绍,针对投资者保护,新“国九条”有不少关键措施,包括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完善发行上市制度;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加强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等,从源头提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和获得感等。
此外,潘向东指出,新“国九条”在敦促证券基金机构在夯实合规风控基础的同时,促进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服务中长期资金的能力,充分揭示投资产品或组合的潜在风险收益特征,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也从另一个角度来对投资者进行保护。
“在我看来,新‘国九条’政策,一是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体现了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潘向东表示。
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有望提速
新“国九条”提出,要“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司法解释、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以及“打击挪用私募基金资金、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等犯罪行为的司法文件”。
对此,潘向东认为,可以看出的是,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有望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一旦这些司法解释发布,那么相关事件的定罪量刑标准会进一步得到明确,危害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相关案件行为将依法予以惩处。
“从中长期来看,这将为良好的营造投融资环境提出了制度性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向更加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潘向东称。
潘向东进一步告诉银柿财经,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在完善和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以及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等方面不断在改进和优化。未来,在加强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的机制衔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方面,特别是运用更多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问题线索发现能力方面,还可以有更多改进空间。
投资者保护工作需多方共建
在专访中,潘向东还谈及了各个市场主体,尤其是证券公司,在投资者保护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
潘向东表示,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上的重要金融机构中介与参与者,需要高度重视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向普通投资者传播专业理财知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就在此前的5月10日,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证监会方面表示,本次修订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以更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严格的合规风控和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切实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
对此,潘向东告诉银柿财经:“上市证券公司具有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双重属性,监管层突出了要把上市证券公司功能性放在首位,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源更好配置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等重点领域。此外,在信息披露和合规风控方面要求做到更加透明和更加严格规范。”
对于广大投资者,潘向东表示,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本身也需要有风险意识和加强风险教育,增强规避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投资者们要学习相关投资知识,投资原理、市场规则和风险管理方法,在选择投资产品时,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特点、风险收益比和发行机构的信誉;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投资带来的风险。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增强风险意识,并寻求专业建议,从而达到保护自身权益的目的。”潘向东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