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聘外卖员,却称面试时被套路:都以为签的是劳务合同

前段时间,厦门的小方和小黄在招聘网站上看到兼职外卖员可以日赚三四百,而且包吃包住。可两人却怀疑自己在面试过程中被“套路”了。
01被高薪吸引 应聘外卖员工作
图片
心动之下,小方与厦门极速到家配送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互加了微信。小方想到做外卖员需要电动车,于是事先与对方进行了确认。
图片
得知是公司提供车辆后,小方和同班同学小黄一起到该家公司面试。
图片
02面试中签订租车协议 求职者:以为是劳动合同
两人告诉记者,签完协议之后,为他们面试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拍照留底。可以看出,这是一份《电动自行车先用后付协议》,总共有三页,前后两页都有他们签的字、按的手印。签完协议之后,对方又让两人扫了一个二维码。
图片
小黄和小方两人虽然都签了租车协议,但因为小黄的人脸识别未通过,最终没有形成订单。根据订单内容,小方每月要偿还699元的租金,一共要还12个月。
小方
因为我们是学生,没有收入,其实是没办法承担这些费用的。支付宝上面的订单没有解决掉的话,可能会上征信黑名单
03招聘公司:求职者看过合同之后才会签字
虽然两人觉得自己是被面试人员诱导租车的,但通过整个过程的了解,两位求职者作为成年人,应该认真查看自己签署的内容;造成如今的局面,两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那么,在面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是否明确告知两位学生租车方面的事宜呢?记者随后也来到厦门极速到家配送有限公司进行核实。
图片
面试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已经无从考证。而小方两人则认为,按照常理来讲,入职的时候签的应该是劳动合同,所以他们两人少了戒心。
图片
记者随后从厦门市湖里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了解到,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所以,极速到家工作人员的说法并不成立。
图片
04协商解除合同 却遇两家公司相互推诿?
那么,极速到家公司与小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小方也还未提取电动车,双方能否协商解除合同呢?
图片
原来,小方两人是与一家名为“辰鲜到家”的公司签订的租车协议。随后,记者陪同小方二人来到辰鲜到家(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极速到家”和“辰鲜到家”的关系呢?律师表示,要先明确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
律师 林青
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辰鲜公司对这份合同的态度,从工作人员的表述来看,他是认可这份合同,那么小方就可以要求辰鲜公司取消自己支付宝上的分期支付订单。如果辰鲜公司说我不认可这份合同,同时极速公司说他们也不是这个合同的主体,那么也就是说合同本身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那小方就可以去要求极速公司的面试人员,来取消自己支付宝上的分期支付订单。
05通过协商 租车订单已被关闭
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辰鲜到家”的法定代表人朱先生。
图片
节目播出前小方反馈,目前辰鲜到家公司已经将他名下的订单关闭。
帮帮团提醒
接下来是求职季,在求职的时候要擦亮眼睛,特别是签订协议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楚协议内容再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