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臭名昭著的分裂分子,却成了越南国家英雄,征侧之乱如何评价

图片
越南画报中的征侧抗汉
    中国和越南的历史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疆土概念的界定,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胡志明死后,中越关系急转直下。在这种背景下,两个国家分裂分子被越南抬出来,昔日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成了今日越南的“民族英雄”,她们就是臭名昭著的征侧、征贰姐妹。
一、历史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2021年中宣部孙部长在《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了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的专题报道,其中提到“怎么学习历史”,即要把每一时期的历史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来理解,正确对待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正确对待历史曲折。
那我们就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看看二征姐妹花的造反一事,到底是反抗汉朝压迫侵略的正义之举,还是分裂国家的恶劣行径?
二、汉以前的越南简史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在石器时代越南地区就存在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发展极其落后。古代越南传说中说,越南最早的地方君主是神农后裔,在中国的万邦时代,被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泾阳王和洞庭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貉龙君的儿子建立文郎国,开创了越南第一个政权。
西周时,越南遣使朝贡。后来这个政权被蜀国公室后裔蜀泮所灭。蜀泮建立了瓯雒国,自称安阳王。不久秦始皇向南用兵,平定百越,瓯雒臣服,秦始皇遂在今天的越南北部建立了象郡。这样越南就被纳入了中央直辖。但自建立之日起,越南土蛮时常造反,秦朝大将屠睢都死于越南征伐之中。但越南的造反最终还是被石家庄人、副将赵佗所平定。
在秦末乱局中,南海郡都尉赵佗封关绝道,占据南海,兼并桂林和象郡自立,创建南越国。汉初南越归附中央,但处于自治的地位。直到汉武帝用兵百越,南越才再次被中央直辖。
图片
汉代朝廷
如果以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重建南越九郡开始算,至公元40年征氏造反,越南已经被中国管辖了151年。
三、征氏为什么要起兵?
根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有交趾女子征侧及其妹妹征贰造反,攻没郡县,九真、日南、合浦等地蛮族尽皆响应,攻略60余城,征侧称王。消息传到洛阳,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为副,南下平叛。《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与之类似。
图片
汉军出兵平叛
征氏为什么要造反呢?
随着越南民族主义的兴起,越南人坚决将征氏造反一事上升到越南民族反抗中国侵略压迫的高度。比如陶维英《越南古代史》就说,这是汉朝封建统治者采取强硬同化政策,引发越南人不满,所以征氏振臂一呼,百姓赢粮影从。
而新中国初期,出于维护中越友谊的需要,一些史家也罔顾事实。比如范文澜《中国通史》从征氏造反出发,凭借造反有理原则,认为她们之所以“起兵反抗”,就是因为太守苏定是“贪劣官,早就为居民所厌弃”。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根据《后汉书》记载,征侧是麊泠县蛮族首领之女,嫁给了朱鸢县蛮族首领之子诗索为妻。按照记载,诗索自恃武力,多有不法,严重违反了大汉法律。交趾太守苏定将他绳之以法,结果招致征侧怨恨,于是才有了造反行径。
图片
征侧造反
四、征氏造反真的得人心吗?
范文澜等人将征氏造反的起因定为汉朝对越南进行政治压迫,重要的论点就是征氏起兵,诸地群起响应,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但这并不符合史实!
按照广西师大施铁靖教授的研究发现,征氏起兵规模没有史书中写的那么大,叛军人数太过夸张。因为九真、日南、合浦等地没有发生战事,真正附逆的至多是朱鸢和麊泠地区一些和征氏有亲缘的部落。
其次,三郡加上交趾郡总共才29城,哪来的攻略65城?
第三,史书记载征氏攻没郡县。征氏实际上仅是攻占了自己家乡所在的麊泠县城。因为西汉时麊泠为郡府、郡都尉府所在地,所以称“攻没郡县”。
图片
 越南宣传的征侧造反
那么史书记载为什么与史实不符呢?
原因可能是交趾太守苏定的确能力有限,没能及时镇压住土蛮的造反,害怕朝廷追责,他只好将反贼人数、势力夸大上报,以求朝廷重视,快速出兵。再一个原因就是将领贪图功劳,夸大敌人势力。
不论如何,征氏造反一事,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应当都没有史书中说的那么大,绝对不会达到百姓群起响应,赢粮影从,深得民心的地步。如此可见,征氏反抗压迫的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
图片
汉军
五、汉军才是正义之师
从征氏的角度来看,好事者强说证据不足。那么从汉军角度来看,马援才是深得民心的正义一方。
如果把征氏定位为反抗汉人“侵略”的正义一方,她们得天时。征氏是南越土著,熟知南越地理;马援率领的汉军自北方而来,不熟悉地理。征氏又得地利。如果叛军规模“庞大”,且众志成城,又得人和。既然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那为什么与汉军交战,她们一触即溃?
征氏造反后,征侧自称女王,封妹妹征贰为大将军。公元42年,汉军和叛军交战于浪泊,叛军一盘散沙、一触即溃,贼首征氏姐妹抛弃大部队赶紧跑路。马援趁机攻下交趾城。征氏如丧家之犬,再逃至金溪山穴,囤积粮草。马援率军追赶,一路降服叛军无数。征氏以为汉军和自己的军队一样,是乌合草寇,围困久了自然就会散去。但想不到汉军军纪严明,坚持围困,穴中粮尽,水源又被断绝。公元43年,穷途末路的征氏选择猪突。而汉军早已设好口袋,叛军一个一个送人头,见逃命无望,征氏选择跪地投降,请求饶命,最终被马援明正典刑。
图片
民族英雄马援
文史君说
这场来自两千年前的南方叛变,本来只是一场简单的反贼造反事件,但从宋代越南脱离中国管辖之后,加上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征氏姐妹造反被赋予了太多神圣光环。从客观的史实来讲,征氏造反时,越南就是中国领土,二征就是臭名昭著、人人得而诛之的反叛分子。而且她们造反可不是为了“民族”独立,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当时的越南地方实行的是奴隶制,二征视土民为猪狗,所以十分不得人心,这也是马援能顺利平叛的重要原因。而且马援入越,展现了中央大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作风,“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越南民众大悦。最后用施教授的话说:有的人是另有企图,故意渲染这次所谓“起义”,借以提高他们的所谓“民族精神”,以达到反华的政治目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用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进行探讨,让历史恢复其原貌。
参考文献
施铁靖:《试从征侧起兵的规模看其性质》,《广西师大学报》1981年3期。
李丽:《两汉时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经略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