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便民!农网终端示范店“多点开花”

农网终端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攀枝花仁和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在着力打造农网终端示范店、构建农网建设新模式、促进农网终端建设提质升级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有效推动农村零售客户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大势中扬帆启航。
形象升级,开启示范“新篇章”
印有“卷烟零售党员示范店”字样的标识牌,分类标识清晰的货品,大气整齐的开放式货架……专业性的功能布局,让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大田新街54号的大田家乐商店成了当地吸引眼球的街边店。
“自从挂上‘党员示范店’牌子后,店面形象风格随之改变,来我们店买烟的流水客明显多了起来。不一样的店面形象,也给店里带来了不一样的竞争优势。”店主李树晶表示。
谁能想到,这家被李树晶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卷烟零售党员示范店,是数年前他从父母手中接过的在路边毫不起眼的杂货铺。开店之初,因为一直按照传统食杂店模式经营,加之没有货架、陈列混乱,生意始终没有太大起色。
“那时恰遇烟草公司示范店打造,我便跟着客户经理开始规划店面新布局,于2019年完成了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店铺升级。”李树晶介绍,通过门头、陈列等系列因店制宜的改造后,醒目标识、琳琅货品、有序分区,让店面形象得以改善,人气随之增长。
数字转型,助力店铺“提速跑”
2021年,随卷烟营销数字化发展提速,李树晶便乘着数字化东风,决定用数字技术对店铺进行二升级改造。配备了烟草公司提供的卷烟零售终端智能收银设备,在店内安装了智慧收银机,将店内几万个非烟商品信息导入收银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店内商品的动销情况,实现了“全商品扫码、全方式结算和全店铺管理”,当前卷烟聚合支付比重基本能达到100%,卷烟扫码数据准确率100%。
在此基础上,李树晶还利用智慧收银系统建立了会员制度,探索出积分兑换、充值抵扣、注册会员送伴手礼等系列拓展消费渠道和留住回头客的经营新模式。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2月29日,李树晶的店铺已建立会员314个,会员数在全市零售客户中排名前列,会员消费笔数2349笔,整店利润同比增长近5%。
心怀乡邻,真情助农增收
尝到创业甜头后,李树晶深知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看到乡邻辛辛苦苦种出的农产品、水果无处可销,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心一定要帮助到这些乡邻。
李树晶利用店铺较好的人气,在中间牵线搭桥,免费为乡邻代卖鸡蛋、土鸡等农副产品,卖完自己家石榴,又帮乡邻卖……
“我家石榴,他帮我卖,一斤要比收购价多卖几角到块吧钱,这还得多亏他啊。”提到李树晶,大田镇榴园村村民张祖辉心里充满了感激。
每年李树晶帮乡邻卖出去的土鸡有百来只、土鸡蛋有千余个、石榴六七千斤、芒果三四千斤。
“在农村,也应该让客户跟上时代的变化,享受数字转型的‘红利’。我也会维护好店面形象,用好收银机,紧跟数字门店发展趋势,以此提升零售户经营能力。”李树晶乐呵呵地谈着未来规划,将推行线上店铺,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体验服务。
回乡的李树晶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而家乡也回馈以他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新零售”人的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就此开启。
携手共建,激活终端“新动能”
事实上,李树晶的这个“党员示范店”,正是仁和区局(分公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卷烟零售农网示范店“1334”建设体系创新与实践的一个缩影。
自加速推动农网终端建设工作以来,仁和区局(分公司)始终把农网建设作为烟草行业“十四五”期间的终端建设热点,过程中,坚持以农网示范店“1334”建设体系推动党员示范店和便民示范店建设,将示范带动作为主线,立足“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理念”3个转变,开展“亮身份、亮形象和亮承诺”的“三亮”管理服务,聚力“党建+宣传的‘微阵地’、志愿服务‘微驿站’、形象引领‘微窗口’和便民惠民综合体”的4个特色建设,推动农网示范店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经多年探索总结,仁和区局(分公司)已形成“一店一档案、一店一策划、一店一特色、一店一示范、一店一管控”的“五个一”建设经验。农网示范店建设“1334”体系已在仁和完成实施和推广,当前全区累计建成1户党员示范店、12户便民示范店,农网终端正逐步汇入“互联网+”新零售大潮,城乡“数字鸿沟”也在缩小。
下一步,仁和区局(分公司)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大主题,不断推动乡村示范店向城网扩展、丰富“商品+体验+服务”经营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打造真便民、成体系、有亮点、可推广的农网建设样板,让“布局合理、形象美观、盈利提升”的农网建设终端成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在仁和全区“多点开花”。(骆岳宇、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