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今起访华,中俄未来合作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屠晨昕
图片
5月16日,北京街道上悬挂着迎风飘扬的中俄国旗,庆祝普京访华。图源:视觉中国
据新华社报道,今天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欢迎仪式。随后,两国元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
5月7日普京刚刚宣誓就职,中国成为了他第五个总统任期内的首个出访目的国,这已经是他第23次到访中国了。普京的上一次访华,是去年10月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习近平主席将同普京总统就中俄建交75周年背景下,双边关系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潮新闻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许昌志,为普京此次访华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做了一次深度前瞻。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既有“大气魄”,也有“小清新”
两国元首互动值得期待
此次随普京访华的俄方代表团阵容,堪称豪华。
据参考消息报道,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发布消息称,有多达五名副总理陪同普京访华,分别为负责经济、社会、能源、资源开发和旅游文化等。此外,还有普京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都将出席普京与中方的会晤。
俄方派出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随同来访,成员包括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俄储蓄银行首席执行官格列夫、俄外贸银行行长科斯京、俄石油公司总裁谢钦、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米赫尔松等。
俄方代表团长长的名单里,还有俄联邦金融监测局、军事技术合作局、国家航天局、铁路公司、国家原子能公司等的领导。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克里姆林宫称,两国元首计划签署联合声明与多份双边文件。双方将详细讨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所有问题,确定进一步发展中俄务实合作的主要方向,并就最紧迫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据报道,两国元首将出席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开幕晚会。
乌沙科夫透露,两位领导人将进行一对一会谈,将在故宫旁边的公园散步、喝茶,还将在晚宴上进行非正式会谈。
克里姆林宫披露,普京还将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讨论双边贸易、经济合作和人道主义领域问题。除北京外,普京还将前往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并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生会面。
乌沙科夫在记者会上介绍,普京将参观哈工大博物馆,之后向该校师生发表讲话,并回答学生提问。此外,普京还将向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
从以往经验看,两国元首互动既有“大气魄”,也有“小清新”:坐高铁、摊煎饼、尝蜂蜜……这次又会留下什么佳话趣谈,令人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已为习主席准备了一份具有纪念意义的特别礼物——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
图片
5月9日,在红场胜利日阅兵式上,普京与参与阅兵的人员握手。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中俄关系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变幻考验
“中俄双方都认为,目前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最高水平,具体体现在双方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许昌志说,中俄两国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精神,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最高水平,树立了大国邻国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典范。
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普京说,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日便得到了苏联的率先承认。他还提到,在二战正是中国牵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庞大兵力,使苏联能集中力量粉碎欧洲的纳粹,并且感谢了中国朋友爱护苏军纪念设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是欧洲主战场,中国是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战斗友谊。”许昌志说,“今天,中俄两国人民也要共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继续为巩固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共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许昌志告诉潮新闻记者,根据俄罗斯国内三大民意调查机构即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列瓦达中心、社会舆论基金会的抽样民调结果,近几年俄民众对中国好感度逐步上升。“这既源自历史传统友谊,也得益于近两年两国密切合作。这是双边关系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普京对新华社表示,当代俄中关系独立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局势之外。双边关系的多层次发展是自觉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两国广泛契合的根本利益、深入的互信、强大的民意支持和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
许昌志认为,这与我国对于中俄关系的认识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说法更加明确。”他对此详细解析道:独立于意识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结盟、不对抗,这源自对中苏关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独立于政治局势,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
“中俄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今天的良好关系来之不易。双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找到了一条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许昌志说。
图片
2月2日,“龙行龘龘·中国年”中俄文化交流活动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行。图源:视觉中国
双边贸易额四年翻番还不止
未来中俄合作的想象空间巨大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提前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而在2019年,两国贸易额为1110亿美元。这样的发展势头,堪称“井喷”。
“由于受美欧对俄经济制裁的影响,大部分欧洲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新的市场空间,极大提升了中俄货物贸易水平。”许昌志指出了这些具体变化:双边贸易结构更加优化,高附加值机电产品与能源贸易同步扩大,农产品贸易增幅突出,跨境电商潜力凸显,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对俄贸易省区已经超过十个,服务贸易加速拓展,在运输、金融、旅游、医疗服务等方面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大项目合作、地方合作都取得很大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俄罗斯一跃成为中国汽车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与此同时,许昌志也提醒大家,在俄外贸进口中,中方占比已超过欧洲份额,对俄出口达到了临界点,未来大幅提升出口的空间有限,除非两国政府采取特殊的贸易鼓励政策。“伴随着中方对俄机电产品出口的增加,迫切需要构建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标准对接、技术人才培养等。
普京此访将有望为中俄未来合作开辟哪些新领域,备受外界瞩目。据新华社报道,普京对此提到了工业和高科技、太空与和平利用核能、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创新领域。“这些领域是普京新任期维护国家技术主权、发展数字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方向。他强调,要巩固航天、核能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机器制造、无人机、海洋技术、经济数据和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保持技术主权,更新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更新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许昌志认为,在这些领域中俄相互都有需求,可以开展深度合作,做到优势互补、相向而行。
从俄罗斯访华代表团的组成,许昌志分析认为,俄方希望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除了传统的能源、资源、金融、军事装备技术以外,还包括交通物流主要是中国境内的油气管道建设、边境铁路公路对接,以及军民两用核技术、联合探月工程、远东地区深入开发、文化旅游开发、卫生防疫等等。”
图片
4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加沙局势举行会议。图源:视觉中国
在金砖和上合平台相互支持
携手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外界普遍预测,乌克兰危机与加沙局势预计会是中俄两国元首的讨论议题。此前,外交部长王毅在同拉夫罗夫共见记者时表示,必须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直以来,中方都为推动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危机政治解决。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刚刚于5月3日至9日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先后访问土耳其、埃及、沙特和阿联酋,同各方就乌克兰危机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主要新兴大国,共同支持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共同支持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许昌志说。
今年,俄方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年内中方将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俄都认为,当前世界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声势不断壮大。”许昌志说,“两大国将支持彼此主席国工作,共同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这非常值得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