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拜登对华加征新关税损人不利己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5月14日发表题为《拜登在对华加征超高关税方面超过了特朗普》的文章,编译如下:
六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就好像引爆了一枚炸弹。美国股市因贸易战前景而大跌,企业警告此举将事与愿违,经济学家纷纷予以批评。现如今,华盛顿的保护主义情绪非常强烈,以至于拜登总统宣布的对华加征关税措施所引起的恐慌要少得多——尽管这涉及明显更高的关税。
5月14日,经过政策审查,白宫决定把对中国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的关税从25%提高到50%,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从0%提高到50%,锂电池的关税从7.5%提高到25%。针对电动汽车的关税增幅最大,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关税翻了两番,从25%提高到100%。然而,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消费者。
相对于特朗普对华加征的关税,新的关税更有针对性,力度也更猛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涉及从中国进口的价值超过350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大部分商品的关税税率为25%。拜登的关税政策涵盖了价值约18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但税率高得多,可以说高得令人难以承受。因此,受影响更大的不是当前的贸易,而是未来的潜在影响。
对中国产品征收更高关税将推高美国消费者的购物成本。直接影响将是有限的,因为受关税影响产品的贸易已经从中国转移到别的地方。但从长远来看,美国国内生产商可能也不太有动力开发廉价商品,因为它们知道自己受到保护,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加征关税也可以被视为在环保方面错失机会。降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的价格本来可以增加它们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果美国要发展绿色经济,这一点必不可少。
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相比,拜登的举动可以说表现出对贸易规则更多的无视。特朗普根据美国贸易法进行“301条款”调查,通过加征关税来打击中国。拜登提高关税是基于对那些最初依据“301条款”的征税措施的审查。但中国不是靠乞求、借贷和偷窃来赶上美国,目前它在电动汽车领域遥遥领先,有能力以低得多的成本生产大量汽车。
事实可能证明,此次对华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工业野心弊大于利。与过去几轮保护主义相比,美国国内生产商可能更加不受最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的影响。在高高的关税壁垒背后,美国官员和企业老板们将没有那么多紧迫性来解决问题。(编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