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广宁以小竹子打造大产业

林农因竹而富,企业因竹而强,生态因竹而美。近年来,肇庆市广宁县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坚持“主攻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发展思路,结合“三区一基地”规划建设,推动竹资源培育、竹产品加工、竹林文旅康养三产融合发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
2023年,广宁县竹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同比增长32%。
图片
广宁县内竹林面积约108万亩,其中青皮竹面积约78万亩,是全国青皮竹中心产区。
图片
受限于材质特点,该品类长期以来用作生产香烛芯、竹签等附加值不高的产品,推动青皮竹产业升级转型成为竹产业创新发展的题中之义。随着全球“以竹代塑”风潮兴起,竹产业市场潜力可观,广宁县以科技赋能,积极探索“以竹代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坐落在古水镇的广宁县竹子传统加工生产示范基地是广宁探索“以竹代塑”的重要阵地之一。
图片
在基地内,广东美好生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正将流水线上的竹塑餐具打包好,送到产品检验处进行质检。
图片
▲广宁县美好生活注塑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可降解竹刀叉生产线。
与以往的蛋糕配套餐具不同的是,该公司的产品是以青皮竹粉占比25%-30%的竹塑粒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更具环保特性。
广宁美好生活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以竹代塑”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广宁青皮竹品牌产品也引来了不少餐饮企业的“问津”。目前,公司已完成了试投产,正在搭建完善供应链体系,预计年销售额将达5000万元。
同样坐落在基地内的古水弘达竹签制品厂,投资建设了广宁县竹签示范生产线,采用全机械化生产流程,让传统的竹产品加工实现智能化发展,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外大型肉食加工基地等,预计年加工量达500万吨,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图片
而在基地的另一边,广宁竹文化展馆已基本完成建设,馆内陈列着竹根雕、竹工艺品、竹编织等传统竹艺制品,同时还展出了广宁竹文化历史、竹产业发展历程等内容板块,讲述着广宁县丰富深厚的竹文化“旧故事”和“以竹代塑”的产业创新发展“新样板”。
当前,广宁县竹子传统加工示范基地通过“以竹代塑”、全机械化生产等技术创新,示范带动全县竹子传统加工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转型升级,正演绎着广宁县竹子加工高新技术推广、竹林资源合理利用、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片
除了“主攻二产”,广宁县在“一产”“三产”上也不断发力。其中,“一产”通过抓好竹林资源培育、推动林下经济、大力开展竹林收储、进一步改善竹林区道路和生产条件等措施,科学推动竹资源扩量提质,打造竹林产业发展新增长点,推动竹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产”则通过深耕文旅康养品牌,引入一批特色民宿项目落地,以“体育+旅游”新模式带动延伸竹产业链,大力促进竹林文旅融合发展。
图片
据统计,2023年广宁县以竹子为主要依托的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实现竹产业强县富民。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