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开展幸福教育的探索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每年接收数十名民族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他们大部分来自农牧民家庭,观念意识、文化基础、行为习惯等亟待提升。立足实际,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积极通过开展幸福教育,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并且鼓励他们和其他学生积极进行交往交流交融,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参加宁波市春晚活动 潘燕  供图
打造“自我认知”理论引领下的幸福教育
心理学家戈登·艾里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自我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他人反馈等方式逐渐形成。自我认知涉及个体对自己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简言之,运用“自我认知”理论,可以深入且准确地进行自我了解。学校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幸福教育,首先就需要以学生清晰的自我认知为前提,进而厘清对幸福的认识。
“看见自己”是幸福教育的源起。看见自己是幸福的发源地,只有看见了自己的长处,才能对自己产生认可,进而产生幸福的体验;也只有看见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提升自己的路径,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学校在办学中落实“看见自己”的理念,正是基于“自我认知”理论下侧重从看见自己优点到发掘自己优势进而体验幸福成长的理念。
“看见自己”分为教师看见自己和学生看见自己两个维度。精通心理学的跨界知名作家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一文中提到:“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那么,让师生看见“自己”,尤其是看见自己的优势,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幸福提醒。
“点亮自己”是幸福教育的依托。立足我校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我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对自己的长处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创造一切条件补短板克服劣势,点亮自己。民族学生最明显的优势是能歌善舞,这便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也是点亮自己的幸福之火。幸福教育就是从“看见自己”出发进而去“点亮自己”。
从一首歌《一个妈妈的女儿》在学校歌会夺冠到走向宁波市服装节舞台,从一段舞蹈《扎西德勒》到省西藏班展演,从酥油茶、糌粑义卖传承传统文化到登上省级舞台演绎民族传统器乐“扎木聂”,成败体验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随着成功体验的增多而加强。学生通过自己所长获得他人和自我的认同,让他们逐渐从迷茫中看见了自己有可为,这是幸福教育带给学生极为重要的幸福依托。
坚定“实现需求”是幸福教育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人的需求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动力源泉,学校的幸福教育也要源于学生对教育幸福的需求。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幸福需求并创造条件去实现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主体获得幸福体验,从而实现幸福教育。为此,我们在打造幸福教育团队和探索幸福教育路径上进行了实践探索。
打造幸福教育团队。从成因看,西藏班学生和当地学生在需求上存在着一些差别,他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比在校的其他学生要强烈得多。针对这一特点,学校从“校家社协同”育人理念出发,开创了“严父慈母家庭式”管理模式。各班配有3名班主任,兼顾性别、年龄、任教科目和个人擅长。在带班过程中,班主任团队实施双肩挑的管理办法,即团队在共同承担建班任务时也兼任父母角色,“严父”主要负责学生学习和秩序管理,“慈母”则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学生在校生活10个月,每天至少有一名班主任陪同。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幸福教育团队为幸福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实施环境和强有力的情感保障,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探索幸福教育路径。从“实现需求”的角度出发探索幸福教育路径。民族地区的学生来校后,他们在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都有强烈渴望和较高期待。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接纳与被接纳、尊重与被尊重、认同与被认同方面。所以,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团队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结合学生特点,从生活与学习两大领域入手去实现学生身心与精神等不同层面的需求,推进幸福教育。
生活上以“严父慈母家庭式”管理模式为抓手,通过称谓的改变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打造满满的仪式感传递暖心的关怀、利用不间断的节假日陪伴作最长情的告白,这一模式让民族班学生在1000多个日夜中感受着被关注、被关心、被关爱。学生的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幸福教育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幸福教育赋予了爱的反作用力,当班主任团队享受着为师者和为父为母者的幸福时,幸福教育就实现了双向奔赴,它的意义也变得更加丰满了。
学习上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来打造幸福教育,即以“锻长板做精品”理念实现歌舞一枝独秀、以“补短板强弱项”理念实现普通话学习自我突破,以“固底板促技能”理念积极利用动手能力强的本色实现自我赋能。一次次比赛就是最好的历练,一本本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幸福教育的推动下,学生取得了全国、省市级各项荣誉,他们在被认可中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班主任团队也在学生的自我实现中得到了职业价值的体现。这一层级的幸福是高级的幸福,是师生共同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
锚定“创造幸福”是幸福教育的根本
通过实施幸福教育,受教育者收获到幸福而得到持续激励,感受到人生意义,体悟到生命价值,进而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智慧的自己,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幸福。
打造正确幸福观。每个时代的幸福观不尽相同,正确的幸福观是指幸福的所有指标全部符合事实和客观规律,幸福动机符合伦理要求,获得幸福的过程为社会所认可。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必须以国情为基础,从班情出发,因材施教。在我校,来自民族地区的这些学生家境大都不宽裕,父母的学历层次也不高,这样的环境会导致学生对幸福的认知上更倾向于自我的、以物质为首的低层级的需求满足。针对这一特点,学校从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国家幸福两个视角入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课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化“幸福润心”系列活动。通过 “课程润心”“研学润心”“榜样润心”等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正确幸福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幸福观上存在的偏差。
通过开设思政课、积极开展认同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时政新闻等方式,让学生深刻领悟复兴中的伟大祖国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担当;开展行走研学等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祖国的日新月异,培养学生的技能强国之志;推出“榜样润心、五育融合”举措,通过榜样教育与对比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以榜样为引领,以反面案例为警示,引导学生争做精神富庶的幸福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作为个体幸福的普遍价值遵循,把幸福观教育渗透到学习和生活日常,在一次次的幸福体验中引领学生深化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养幸福能力。学生幸福观的培养正是希冀通过帮助学生从认识幸福到理解幸福,进而提升自身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是学生在形成幸福观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幸福能力。幸福能力的培养往往要经历从被动提醒到主动感受再到主动创造的过程。为积极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我们把“和学生一起探索有意义的快乐”作为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快乐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幸福三宝”“幸福手札”“幸福三问”是培养学生幸福能力实践样态的主要路径。“幸福三宝”是指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约定的为人行事准则,即“说暖心话、行热心事、做有心人”。“幸福手札”则是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选择“幸福=快乐+意义”这一较为简单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师生根据“说暖心话、行热心事、做有心人”这一准则,围绕幸福公式,每周记录生活中的若干幸福小事和国家大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分享。班主任们用自己的记录去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容易被他们忽略的幸福,有效引领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幸福三问”是指日常的自省之问,通过对“你幸福吗”“因什么幸福”“怎样收获幸福”3个问题的思考和记录,在为每周的“幸福手札”作素材铺垫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三者循环推进,提升师生幸福能力。
“幸福三宝”“幸福手札”“幸福三问”让学生在感受幸福中深切体会到了党和国家为西藏班孩子创造的幸福生活,大幅提升了学生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切实有效地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班级是培育学生社会化的天然公共场域。在培养学生幸福观和幸福能力的同时,学校十分关注学生成为社会人的未来立场,积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幸福观中如何正确看待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高中三年的日积月累,学生幸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一能力成于校园却福泽绵长。十几届毕业生传来各种好消息,大量学生自主创业,他们用所学技能通过奋斗幸福自己、致富家乡,一批批毕业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伟大论断,一个个建设者正用“技能共富”的幸福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5期
作者: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