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一年完成“五级跳”,副省长现场揭秘

图片
2023年,安徽省汽车产量达249.1万辆,增长48.1%,在全国排名中实现了“五级跳”——从2022年的第7位跃居至第2位。
过去一年,安徽省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不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还被定位为全省的“首位产业”,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中,安徽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围绕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今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揭秘。
费高云介绍,安徽汽车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集群式发展的方向。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安徽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比如,以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为龙头,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超过4000家。
二是坚持走“科创+产业”的路子。安徽发挥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创新资源为产业服务、向企业集聚。比如,实施“2个80%”,即每年新认定的产业创新平台中,企业牵头的要达到80%;每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中,由企业“出题”的也要达到80%。此外,安徽还持续开展“双倍增”行动,即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
三是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的推进机制。近年来,安徽邀请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加入新兴产业推进组,共同制定产业规划、绘制产业链图谱,积极用好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等模式,通过市场力量发现产业资源。同时,与国际商协会、双边基金等合作,推动安徽优势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