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眨眼睛,高位截瘫者可“自主翻身”……这场活动众多黑科技亮相

头戴一条细细脑机头环,躺在护理床上,目视平板电脑轻轻眨眼,高位截瘫者便可“自主翻身”……这些让人感到神奇的科技,已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
科技助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产品能力,一种让残疾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重要途径。
5月16日,广州举行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图片
全国首发!让无障碍科普知识飞入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有爱无碍,科普惠残”无障碍环境科普系列动画展播正式在全国首发。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无障碍环境也是办好残特奥会的首要条件。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科普方式,采用动画这一生动直观的传播形式,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条文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场景,让无障碍科普宣传有趣有料又有效。同时,推出深受市民喜爱的无障碍环境科普IP——畅畅,用鹰的形象设计卡通人物,寓意着无障碍是一只奋斗之鹰。动画与IP形象的双重驱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关爱与理解,让无障碍科普知识飞入千家万户。
当天,广州还发起《广州喜迎残特奥会“惠残”十条倡议》,主要涵盖残疾人体验、社会动员、政府保障三个维度。10项内容包括:文体融合,打造惠残活动矩阵;赛事观摩,营造浓厚惠残氛围;有爱无碍,提升惠残服务品质;特色培训,落实公益惠残行动;场馆共享,深化惠残发展成果;示范共创,推动惠残服务均等;激励自强,讲好惠残文化故事;品牌培育,构建惠残共融场景;康复健身,健全惠残关爱体系;志愿服务,凝聚惠残服务合力。
广州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残联将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四级动员体系,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营造更加美好的全社会助残扶残生态,喜迎残特奥会,助力残特奥会成果惠及残疾人群体。
眨眨眼睛,高位截瘫者便可“自主翻身”
在活动现场科技展区,一张护理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图片
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其系统性能,他头戴一条细细的多模态脑机头环平躺在护理床上,移动脑机AI鼠标到平板电脑上的“背板上升”按钮,然后轻轻眨眼完成选择,护理床便开始帮其慢慢坐立起来。患者用同一个方式,可以控制护理床12个不同的功能性按钮,以帮助自己翻身、抬腿,还可以开关电视选节目、给空调调温度、开关电灯等。
该产品是由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现场相关负责人李凯告诉记者,在这个“脑机AI智慧病房”中,患者佩戴的多模态脑机头环可以采集眼电信号、脑电信号、头动信号等多模态信号,计算机融合分析这些信号,从而实现复杂的环境控制。
“这里使用的是脑机接口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人脑和外部环境之间搭建一条交互通道,可以实现信息交互,也可以用作控制,或实现相互影响。”李凯介绍,这项技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难治性精神疾病干预、高位截瘫病人辅助等突破性应用。
据介绍,目前该产品已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中山三院等多家医院的康复科投入试用,让肢体障碍患者“眨眨眼”就能“自主翻身”。
文、图|记者 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