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高血压患病率大增!久拖不治很致命!医生感慨:很多人忽视了后悔一生

图片
图片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卫组织统计,即使在医疗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妊娠期高血压也可导致超16%的孕妇死亡
为了让准妈妈们深刻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性,做好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5月15日,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吴小盈做客《医生我想问·省立直播间》,和大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知识。
截至目前,直播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人次超19万。
妊娠期高血压青睐这些人群
近10年来,随着我国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大于35岁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比例已由2011年的10.1%上升到2016年的19.9%。
除了高龄首次妊娠,两次妊娠间隔时间超过10年以上,年龄小于18岁,肥胖,营养不良,多胎,既往发生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有家族史,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都是妊娠期高血压青睐的人群。
在不少人看来,怀孕时血压高点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其实妊娠期高血压会增加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产等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产妇来说,未及时控制的高血压,还会对大脑、心、肺、肾、肝和其他主要器官造成伤害,并增加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警惕妊娠期高血压“预警”
防范妊娠期高血压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吴小盈建议准妈妈们务必要知晓它的“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图片
妊娠期高血压有时症状并不明显,但有个“预警”信号较为明显,就是体重增幅突然超过0.9公斤/周时,往往是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
此外,一些准妈妈还会出现自踝部逐渐向上延伸,按之凹陷,休息后不缓解的水肿,或出现头痛、眼花、胸闷等症状,均需及时就医。
值得一提的是,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类型之一,是世界范围内构成孕产妇生命威胁的常见疾病,其死亡率约1%。它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产后等不同时间,甚至可发生于妊娠20周前。
子痫发作时症状和癫痫有几分相似,孕妇会出现眩晕头痛、突然昏迷、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需马上送院治疗。
防控妊娠期高血压别马虎
对于有高危风险的孕妇,吴小盈建议:
一是1-2周要做一次产检。日常的血压的监测也不要松懈,为确保血压测量准确,家中可自备一台袖带式电子血压计
二是孕期保持良好心情,避免情绪紧张,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最好用左侧卧睡姿,以减少对子宫的压迫。
三是饮食上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量应降低到6g以下。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果,补充钙质,忌浓茶、咖啡、烟酒等。
四是若有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务必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妊娠高血压有家族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准妈妈更应重视自我管控。
非药物治疗也可有效控压
备孕的高血压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备孕期间直至妊娠初期,尤其是孕12周内服用降压药,可能影响胎儿的早期发育,在降压药物治疗的选择上存在诸多禁忌和不确定性。
为此,吴小盈在直播中特别介绍了省立医院心内科已开展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近年来的许多临床研究已证实,应用该技术能有效让收缩压下降约10-20mmHg,更适用于孕前血压高过160/100mmHg的女性,帮助她们下调血压,孕期减少降压药的使用。
据吴小盈透露,接下来,省立医院心内科还将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开展靶向性射频消融,将为备孕期女性带来更为精准的治疗效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