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凯桓:俄乌冲突的转折点来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自5月10日俄军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北部发起行动后,哈尔科夫立即成为了俄乌局势的新焦点。随着俄军的攻势不断深入,局势也在不断变化,但战况已经初现端倪。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北方集团军部队已经控制了哈尔科夫州的鲍里索夫卡、奥古尔佐夫、普列特涅夫卡、皮尔纳亚和斯特列奇亚等居民点,乌军的军事设施和基础设施在10至50公里的半径内遭到了俄军的炮火打击。
俄军可能有两个主要攻击方向:一个是沃夫昌斯克地区,这是乌克兰炮击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主要阵地,另一个则是哈尔科夫方向的利普齐村附近。此外,根据初步战况报告,俄军正在哈尔科夫州东北30公里处的定居点附近推进,但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截至5月13日星期一上午,俄军已经占领了哈尔科夫地区229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11个村庄。面对俄军的攻势,乌军损失惨重,出现了成批的溃退、伤亡现象,也有一些乌军士兵投降俄军。俄军攻势开始以来,已确认有125名乌军士兵放弃阵地并拒绝参加针对俄军的战斗,60多名乌军士兵投降。
已僵持许久的俄乌战场突然出现了变动的迹象,这令人们为之惊愕。哈尔科夫到底发生了什么?俄罗斯为何会选择在此时行动?哈尔科夫局势又将走向何方?
哈尔科夫对乌克兰的重要性
作为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在战前人口高达150万,居全国第二,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也是乌克兰东部的教育与重工业中心城市。这座城市距离俄罗斯边境不足40公里,紧邻俄罗斯的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
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哈尔科夫就是俄军首先攻击的目标之一。冲突伊始,俄军曾试图直接攻占州首府哈尔科夫市,但由于组织不力、兵力不足,尽管有部分俄军部队深入到了哈尔科夫市内部,但最终未能成功占领整个城市。
图片
哈尔科夫在地图上的位置
尽管俄军未能全面占领哈尔科夫市,但他们还是成功占领了哈尔科夫州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然而,由于俄军在前线的兵力薄弱,到了2022年9月,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将俄军向东南推入卢甘斯克地区,俄军原先占领的哈尔科夫州土地全部被乌克兰占回。从此,俄乌交火线从南北方向延伸到了哈尔科夫以东,并沿着俄乌边界一直延伸到哈尔科夫以北,大致呈东西走向。
近期,别尔哥罗德市遭受的袭扰愈发严重。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市中心,一枚火箭弹击中了新年集市及其周边地区,造成25名平民死亡。尽管俄罗斯的防空系统能够拦截射向别尔哥罗德市的导弹和无人机,但也并非没有漏网之鱼。在死亡的恐惧下,别尔哥罗德的部分居民以及边境附近村庄和小镇的大部分人,已经逃离到内陆地区。
而乌克兰正是利用哈尔科夫州对俄罗斯进行袭扰,在哈尔科夫东北部建立阵地后,用北约提供的武器对别尔哥罗德及其周边城镇发动袭击。乌克兰军队多次试图从哈尔科夫州东北部进入俄罗斯领土,使得别尔哥罗德市和一些边境城镇在乌克兰的袭扰下备受煎熬。
乌克兰通过持续的边境袭扰,旨在实现多重目标。首先,他们意在向俄罗斯民众施加压力,期望俄民众在恐惧和不安中催生出反对战争的声音。其次,乌克兰希望这种战术能让俄军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迫使俄罗斯在边境地区分散兵力进行布防。乌克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小股部队和频繁的袭扰,迫使俄罗斯出动大量兵力进行防御,从而牵制俄军,减轻乌克兰在东部战场上的压力。
2024年3月,乌克兰方面策划了一次袭击行动。乌军的营级部队与“俄罗斯自由军团”(由投诚乌克兰的俄罗斯人组成的军事团体)紧密配合,出动大量装甲车试图占领别尔哥罗德州的边境村庄科津卡。同时,还有“俄罗斯志愿军团”潜入布良斯克州协助行动。然而,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乌军遭受了重大损失,科津卡村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战斗持续了数天,给别尔哥罗德州带来了巨大损失。
最后,乌克兰试图利用边境问题作为契机,推出其“代理人”,以实施对俄罗斯内部进行分化瓦解的战略。比如上文所提到的“俄罗斯自由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这些团体由对普京和俄政府不满的异见分子组成,他们在俄乌冲突中选择支持乌克兰。在3月的袭击行动中,这些团体占领一些边境村庄,并在形式上宣布了“胜利”,成立了所谓的“新俄罗斯政府”。尽管他们很快就被俄军赶出了俄罗斯领土,但其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已然不容忽视。
哈尔科夫战役意味着什么?
所有的这一切,都足以让俄罗斯政界和军方考虑在哈尔科夫州采取行动。2023年,俄军在前线的所有部队都被用于抵挡乌克兰的反攻。在哈尔科夫至别尔哥罗德一线,乌克兰对俄罗斯边境地区的袭扰和炮击主要是为了吸引俄军的布防,以减轻扎波罗热主战场上乌军的压力。在乌军发动的2023年夏季攻势失败后,战场的主动权已落入俄方手中。然而,战场的形势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俄乌双方战线漫长,且有一大段边境实际上并未爆发战事。从战略角度来看,俄罗斯在所有战线上都存在严重缺陷。例如,在赫尔松州,第聂伯河成为了一道明显的天然屏障;从扎波罗热到卢甘斯克州,乌军的防御工事极为严密,其后备力量也集中在那里。在顿涅茨克州北部,通讯不畅和沿途森林密布成了俄军的最大阻碍。最后,哈尔科夫作为一个大城市,攻打它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总之,在没有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之前,俄军无法找到突破口,这正是俄乌战场陷入僵持的根本原因。
图片
遭袭后的哈尔科夫(欧新社)
对于俄军而言,哈尔科夫州(哈尔科夫市外)才是大有可为的战场。目前,战争迷雾依然笼罩着整个战场,但一些情况已经十分明朗。
俄军的主攻方向集中在哈尔科夫北部的沃夫昌斯克和东部的利普齐村,这两个定居点之间的距离约为30公里。一旦突破这些地方的乌军防御,俄军将把位于沃尔昌斯克的乌军库皮扬斯克集团置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此外,该集团军的一部分还控制着奥斯科尔河以东的前线。在2023年春天,当俄军集中使用导弹、无人机打击乌克兰基础设施时,俄军的飞机已摧毁了奥斯科尔河上的大部分主要桥梁。
俄军的攻势主要集中在北顿涅茨河两岸,这条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哈尔科夫以东,是阻碍俄军的天然屏障,目前,俄军已经部分突破北顿涅茨克河防线并站稳了脚跟。在北岸,即距离哈尔科夫较近的一侧,俄军可能正在规划建立一条“袭扰警戒线”,以防止别尔哥罗德继续受到乌克兰的袭扰。
同时,哈尔科夫市本身也可能被围困,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一旦俄军推进到能够向哈尔科夫市内乌军阵地发射常规火炮的距离,乌军就会出现严重伤亡。此外,如果连接哈尔科夫和乌克兰其他地区的交通要道受损,哈尔科夫的乌军就会面临被包围的风险。
在北顿涅茨河以东的攻势更加引人注目,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俄军的直接目标非常明确,即占领沃夫昌斯克。长期以来,别尔哥罗德受到袭击一直是俄军头疼的问题,而占领沃夫昌斯克则是沿着边界建立“袭扰警戒线”的关键一环,这将彻底解决别尔哥罗德频频受袭的难题。俄军占领沃夫昌斯克的好处还不止于此,从这一侧发起的进攻将使俄军能够绕到东侧乌军的后方。如果成功,这将迫使乌克兰军队在包围的威胁下从侧翼撤退。尽管这不会对战线全局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将极大地改变哈尔科夫地区的战局态势。
最后,哈尔科夫州爆发的战事,其背后的政治意义也十分明确。哈尔科夫之战打响后,乌军严重缺乏人员和装备的问题暴露无遗。战线过长导致乌军处处需要防御,疲态尽显。2023年,俄乌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围绕村庄和定居点展开了血腥的争夺,俄乌战争逐渐演变成了“消耗战”和“绞肉战”。然而,现在俄军正在战术上取得越来越多的进展。近几个月来,乌军的装备库存持续下降,尤其是火炮的库存已经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乌克兰的防线开始越来越依赖无人机和用血肉之躯承受炮火的士兵。
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相对乐观的消息。即便俄罗斯只能将交火线向前推进10到15公里,也将使乌克兰对别尔哥罗德的袭扰变得更加困难,并显著改善俄罗斯的战线态势。如果俄罗斯能够夺取沃夫昌斯克,俄军未来的战局规划就将手握主动。
对于已经掌握全局主动权的俄方来说,乌军继续在前线增援绝对是有利无弊的。乌克兰必须继续将有限的力量分散在狭长的战线上,以防止任何一个环节被突破导致全局的失败。这意味着乌军的疲劳值和厌战情绪将加速累积。
自2022年底以来,俄罗斯的战略就从速战速决转变为打消耗战,俄军花费了大量时间累积人员数量和装备储备,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消耗有生力量,使俄乌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导致乌克兰防线因人员、弹药和装备的缺乏而全面崩溃。在哈尔科夫开辟新战场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一旦哈尔科夫战事继续扩大,乌军将不得不从其他地区支援哈尔科夫,这将释放俄军在其他战线上的压力。
显然,局势的发展正按照俄罗斯的意图进行。乌克兰高层近期发表了一系列声明,声称他们已经控制了局势,称“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从已公开的信息来看,这些说法与现实相去甚远。据悉,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应泽连斯基的要求,已下令将所有可用的增援部队派往哈尔科夫地区。乌克兰高层继续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驰援哈尔科夫,其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战线上处处漏风。
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不难预测:乌军的增援部队将受到俄空天军、导弹和无人机的攻击。一段时间后,由于大量兵力被调走,其他方向的乌军将开始难以支撑,存在被包围并歼灭的风险。目前看来,扎波罗热和北顿涅茨克方向的乌军防线都相当危险。
哈尔科夫战事可能成为俄乌战事的转折点,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