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曲折流转路,军阀张作霖也曾想据为己有

王羲之,这位被誉为"书圣"的墨客,其书法造诣,仿佛高山流水,无人可攀。
图片
其佳作《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仅次于《兰亭集序》的瑰宝,早在唐朝时便已被视为国之重器。据传,此帖曾被唐太宗珍藏,后随他入昭陵,真迹难寻。而今台北故宫所藏,疑为唐时摹本,其真伪尚待定论。
图片
此帖乃是一封书札,纵长二十三厘米,横宽十四点八厘米,以行书之姿,书写四行,二十八字。其文曰:“王羲之敬上。山阴张侯。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寥寥数语,却道尽了对山阴张侯的敬意与思念。
清朝乾隆皇帝,一生痴迷于书法之道,对《快雪时晴帖》更是情有独钟,珍视有加。
图片
此帖之美,不仅在于其书法之精妙,更在于其背后的故事与传奇。即便是大字不识几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对其爱不释手。一九二八年,张作霖曾欲携此帖而去,然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以钥匙分散为由,委婉拒之。幸甚,此帖得以保全。然而,张作霖在回家途中遭遇不幸被炸身亡,令人扼腕。而后,国民党退守台湾,将此帖带走,现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伯远帖》、《中秋帖》分藏两岸,各自闪耀其光华。
图片
《快雪时晴帖》,一幅历经沧桑的书法佳作,其流转之路充满了曲折与传奇。从张作霖的觊觎,到老蒋的带走,再到今日的珍藏,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厅中,诉说着那段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