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办卡的业务员竟是诈骗团伙帮凶,这手段今天曝光了,大家引以为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通讯员 姚骐 毛艺超
“你好,我是上门办电话卡的业务员小赵。”
电信网络服务越来越发达,提供上门办卡的服务并不少见。可是,眼前这位工作人员,真实身份竟是诈骗团伙帮凶。
怎么回事?
图片
图文无关。图源:新华社
赵某是杭州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业务员,公司不大,主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做外包业务——上门办卡。
做外勤风吹日晒很辛苦,底薪加提成数额不高,赵某对此并不满意。
这天,公司部门经理悄悄对他说,有条新路子。
听到能赚钱,赵某立即根据要求下载了一个非法软件,并在虚拟币平台上开通结算账户。
随后,又加入该软件的一个聊天群。和同事聊天过程中他得知,公司其他业务员也加入了这个群,但都是匿名,也不知道具体身份。
经理说,上门开卡的时候装成正常办卡,激活电话卡的时候把手机号发群里,然后会有一个注册微信的验证码发到手机上,到时把验证码发群里就行。
赵某心里隐隐担忧:万一客户后续也用手机号注册微信怎么办?
对此,经理表示,办卡时选一些不怎么会用微信的客户就行。
“这个微信号注册了拿来干什么用?”赵某问。
“这不是你需要关心的事,反正注册成功一个微信号会转你30块。你自己想清楚……”
赵某把种种疑问抛到脑后。
偷偷注册微信的事情比想象还简单,许多客户对他很信任,把身份证递给他自行操作,看也不看。偶有客户问“为什么这么慢”,小赵以系统延迟之类的理由,很快搪塞过去。
就这样,他通过非法软件里的联系群,源源不断地用客户的手机号注册微信号并提供给上家。
这些微信号其实都被上家用于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案发时,已有数千名客户的手机卡被注册了微信号并卖给上家。
2023年3月,公安机关将团伙一网打尽,包括李总在内的两名公司高管及十余名业务员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目前,团伙头目已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大部分业务员已被提起公诉。同时,经与江苏常州公安两地协作,公安机关已对涉案群内收购手机号码的上家1人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今年1月18日,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对小赵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鉴于本案涉及社会公众权益,检察机关同步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4月30日,赵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上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