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慧华蜗牛、栗耳短脚鹎、黑喉鸫、白琵鹭......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在山东安家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新黄河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山东基本构建起部门协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数据共享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意识不断提升。
图片
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在山东落户安家。济南佛慧山发现全球新记录蜗牛物种,并以发现地命名,长岛首次发现了栗耳短脚鹎繁殖种群,泰山发现鸟类新记录种—黑喉鸫,枣庄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白琵鹭。
图片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辖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既有森林、灌丛、草甸、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也有海岸带、岛屿、河口、近海等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023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是全国首部陆海统筹的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推动完成了《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第四次修正,野生动植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逐渐完备。
山东连续三年开展了全省重点河湖水生态调查,摸清了全省六大流域水生态本底状况,掌握了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演变趋势。开展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完成了全省数据汇交,野生动物资源底数基本明晰。各市累计对26个重点区域开展了本底调查,逐步摸清本地生物多样性情况。初步构建监测网络。启动野外长期调查监测样地建设,初步构建了覆盖全省136个县域,涵盖森林、草地、海洋、湿地、水体、农田和城乡7种样地类型的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布设样地527个。
山东还在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建设19个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开创了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的新模式。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秉承生态文明理念,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省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
记者:刘瑞祥 校对:杨荷放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