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迟到”了20多年的锦旗却有不迟的爱意

一面锦旗背后,有一段长达20多年的故事。“妙手仁心 医之楷模 医术精湛 恩情永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情谊浓缩在这16个字里。
“杨教授,好多年没见了,我们全家一直都惦记你,想着你,要当面来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呢!”5月15日一早,湖南省胸科医院专家诊室刚开诊,湖南省胸科医院首席专家杨坤云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见一对中年夫妻拿着一面锦旗走进了诊室,男子满含笑意地说道。
从医40余年的杨坤云接诊的患者无数,一时并未想起这位戴着口罩的男子,温柔询问男子的来意。
男子自述,自己是岳阳平江的魏明(化名),是杨坤云二十多年前的患者,在湖南省胸科医院查出患上了肺结核,杨坤云带领医护团队接诊了他,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病情稳定下来后,为了给自己挣生活费和医药费,并未等病情痊愈即远赴福建务工。
“我当时在福建打工,不能回来复查,您始终牵挂着我的病情,每个月都要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病情,安慰我,还要去邮局给我寄药。”魏先生动情地回忆道。
闻言,杨坤云才勾起一丝回忆,当年小魏来到湖南省胸科医院时满脸病容、身材消瘦,杨坤云了解到小魏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在尽心尽力医治他的同时,还时时宽慰他,让他坚持治疗,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养好身体才有无限可能。
等到小魏出院前往福建后,杨坤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乘坐公交,前往桐梓坡邮局或是溁湾镇邮局,定期给小魏寄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魏在当地医院复查,显示肺结核已经痊愈。
当天,杨坤云看到魏先生感到又惊又喜,因为与魏先生同样情况的患者还有很多。很多年前,杨坤云接诊的患者有部分家庭条件并不好,需离乡南下务工,杨坤云考虑到来回路程漫长,路费昂贵,于是,让每位外地的患者在外地检查,查看他们的检查结果后,再购买相应药物,定期前往邮局,把药物邮寄到每位患者手中。
魏先生动情地说:“杨主任,谢谢您20多年前救了我,我现在50多岁了,身体一直都很好,生活幸福,小孩也工作了。我在福建定居了,今天凌晨4点到的长沙,准备回老家探亲,我就想一定要先来看看您,跟您道一声感谢,送上这面‘迟到’了的锦旗”。
杨坤云道,那些都是医者应该做的,看到每位患者痊愈,开启新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
通讯员文新民 陈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