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亏还要上市,极氪图什么?

5月10日,新势力极氪在美国纽交所完成上市,成为今年第一家美股上市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图片
在极氪之前,已经有蔚小理、路特斯四家车企在美上市,而极氪更是创下了从创办到上市的最快纪录:37个月。
上市后,极氪股价首日上涨34.57%,市值为68.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8.5亿元。
正因为股价的表现,极氪此次上市也被不少人质疑: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极氪的市值已经高达130亿美元,为何这一上市,市值反而“打了五折”呢?
要知道,极氪自打2021年从领克独立出来后,一面造车,一面也在积极寻求上市,基本每年都会传出极氪筹备上市的新闻。
图片
尽管极氪在2023年交出了交付11.9万台的亮眼成绩,但是整体业务还处在亏损状态。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曾经“蔚小理”上市时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氪“自降身价”上市,时机真的合适吗?
极氪,为啥这么犟?
01.
上市狂人的得意门生,
“犟”出一片天地
极氪上市,最得意的人,当属李书福。
截至目前,李书福手下已经握有十家上市企业,今年,李书福的业务版图已经扩张到了卫星、动力电池、半导体等诸多科技尖端行业。
有人评价,李书福是最接近马斯克的中国企业家。
图片
极氪对于李书福和吉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独立之初,极氪CEO安聪慧就放出过这样的宣言:比肩特斯拉。
就如今来看,极氪确实有特斯拉内味儿了,至少在各个方面,极氪都有一股子敢为人先的“犟脾气”。
极氪在2021年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款车,就是一款处处透露着“犟”的爆品。
极氪最重要的车型极氪001,前身是领克的概念车。
图片
按理说,概念车这玩意,无论你多天马行空都无所谓,一旦开启量产,就得“务实”一点。
但极氪001非不,上市之初,就以酷炫的造型,全铝车身的噱头以及独创的“纯电猎装车”的定位,吸引了大批年轻拥趸。
上市第一个季度,极氪001就交出了交付6000辆的优秀成绩单,一年过后,极氪001甚至超越了老前辈,成为30万以上纯电车交付量第一的车型。
本以为极氪在打出了品类爆品,就要继续在同一品类耕耘,但极氪偏不。
极氪在下一款车型上完全换了个赛道,直接打造了一款纯电MPV:极氪009。
图片
尽管极氪009售价不便宜且存在续航争议,但它仍然成为去年50万以上纯电MPV的销冠,光在去年12月一个月,就卖出去了2000多台。
除了独创的纯电猎装车,以及本就不好卖的纯电MPV,极氪还打造了外表更加前卫的紧凑型SUV极氪X,以及请来F1车手助阵的极氪001FR。
所选赛道各个难走,所做车款各个异想天开,极氪这种“精品大散喷”模式,直接把自己“小众之王”的名号在车迷群体中打响。
直到极氪推出常规车款极氪007,人们才意识到这个小众之王,还是有能力做好大众车款的。
图片
尽管极氪胆子大,但是强大的产能和产品口碑一向是极氪犟下去的资本。
2021年诞生的极氪,第10万辆车下线于2023年4月,仅仅用时548天。
这一时间,蔚来用了1046天、理想用了708天,极氪又一次超越了前辈。
顶级富二代极氪,靠实力犟出了一片天地。
02.
顶着大风上市,
极氪为何这么头铁?
极氪一贯不吝啬给自己定高目标,安聪慧之前就说过,极氪要在2025年达到年销售65万辆的目标,且要做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
光在今年,极氪就给自己定下了24万辆的销量,是去年的两倍,但是在前三个月,极氪总共才销售了3.3万辆,压力不可谓不大。
图片
在这时选择上市,很多人认为极氪并不明智。
但实际上,对于目前的极氪来说,上市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出路。
极氪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成立3年来,极氪尽管业绩可圈可点,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疯狂烧钱的基础之上的。
图片
从2021到2023年,极氪的纯毛利有103.6亿元左右,但净亏损却高达204.33亿元。
不过,亏钱造车已经是大多新能源车企的通病了。但极氪并没有躺平,2023年极氪的毛利率来到15%,远超2022年的4.7%,交付量也有大幅度飞升,进步不小。
倚靠吉利汽车成熟的产业链和源源不断的输血,极氪完全可以撒开膀子干,但是再发展下去,财大气粗如吉利,估计也供不起这个心比天高的富二代了。
在接连亏损,但是利润率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上市寻求更大的资金支持,就成了极氪的首要目标。
极氪硬着头皮上市还有另一层原因:逐渐脱钩吉利。
吉利作为老牌车企,对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一直未曾停止过。
图片
此前,吉利孵化过几何、睿蓝等试水的新能源品牌,但是在所有吉利的“儿子”中,极氪是表现最优异的那个,也难怪在极氪发展的前期阶段,吉利会不计成本地给极氪输血。
但是在2023年,吉利成立了直接挂名吉利的新品牌:吉利银河,相比于其余的“电动儿子”们,吉利银河更像是吉利的嫡出。
目前,吉利银河已经推出了20万元左右的SUV银河L7、轿车银河E8等车型,主打中端区间,和极氪的产品多有重合。
尽管在吉利的框架中,银河和极氪属于不同方向,但是二者的竞争关系已经不用多说。
图片
作为吉利“嫡系”的新能源品牌,吉利估计也会把更多资源倾斜给银河,胃口颇大的极氪,这时也需要另寻出路。
上市不仅能缓解极氪的盈亏问题,还能让极氪加速“断奶”。
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车企来说,独立是必须迈出去的一步。
03.
极氪的“地狱模式”,
刚刚开启
上市能解决极氪不少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问题。
就在前几天,不少极氪员工发现,自己入职时的股权在上市之后迎来了“打骨折”,很多员工都开始在网上吐槽这一情况。
图片
这也难怪,极氪选择“五折上市”必然要承担一定风险。
不过,团队的内部问题对于目前的极氪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极氪上市后要面临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地狱模式”。
俗话说友商既地狱,从今年的新能源圈子冲出去,是极氪要面对的第一挑战。
上半年的车圈,流量和热度齐飞,唱主角的绝对是跨界造车的小米。
小米的标签非常明确:20万左右的轿跑、定位年轻群体、除了颜值之外“人车家”一体的智能化系统。
图片
从定位到特质,小米有不少卖点和极氪撞车,这也难怪极氪会在小米上市前率先“急眼”,多次公开炮轰,先是讽刺小米的营销像保健品广告,又吐槽小米的“生态”只能做配角。
图片
极氪之所以急眼,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的新爆款迟迟未能落地。
小众车型闻名的极氪,尽管款款都可圈可点,但是主要销量全部都押在主力车型极氪001上,光在2023年,极氪001就承担了极氪64%以上的销量。
在下一款车型迟迟未打开市场之际,又有“网红”小米出来抢走了大批关注和流量,极氪肯定着急。
除了友商内卷,外部因素也会是极氪要面临的“未知困难”。
就在几天前,美国颁布了新一轮针对中国电动车行业的打压政策,将中国电动车出口关税提升至100%。
图片
这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出海的企业来说都是一道不小的打击,而对于美股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更是当头棒喝。
一直以来,中国新能源企业都呈现出非常“精神分裂”的现状,一方面品牌特别受华尔街青睐,但是产品却很少在美国市场流通,非常尴尬。
对于即将开启出海计划的极氪来说,美股上市无疑是最重磅的背书,但是美国的针对性关税,则相当于给这股势头浇了一桶凉水。
图片
极氪的前三年,有大佬撑腰,自己素质过硬,以黑马的姿态给整个车圈带去了新气象。
如今的极氪,要面临的挑战远远比前三年更加复杂,更加多变,上市也许不是极氪好日子的开始,但肯定是极氪再度进化的契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