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可辅助高血压治疗?音乐疗愈与心血管病防治联盟在华山医院成立

图片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我国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45亿,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对预防心血管病尤为重要。近年来,“心-脑轴”研究兴起,音乐疗愈被认为可通过“心-脑轴”辅助高血压的治疗。今天是世界高血压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今在医院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主题科普——高血压与音乐疗愈科普共话专场。
芬芳琴韵,舒心缓压,活动特邀著名音乐家二胡艺术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奥斯卡获奖电影《卧虎藏龙》原创音乐二胡演奏者马晓辉教授和她的音乐疗愈团队带来现场演奏。
近年来,“心-脑轴”研究兴起,高血压临床诊疗临床指南写道:“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合理用药和规范治疗基础上,提倡患者展开对预防心血管病有益的生活方式。这其中,通过正念学习来刺激大脑,增强认知功能和大脑健康,对防治心血管病有极大帮助。”
声音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获得的正念学习的媒介之一,音乐疗愈通过“心-脑轴”辅助高血压治疗,颇受期待。
华山医院心内科罗心平教授谈到,人的血压高低与中枢神经系统会“密切联动”,很好理解的是,当人处在紧张、压力环境下,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快,“心-脑轴”调节血压,以及情感活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舒缓身心策略的同时,高血压治疗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是行为方式干预,比如控盐饮食、减肥,有研究发现,每减1公斤体重,可以降低3-4毫米汞柱血压;第二是高血压的各类药物治疗,第三是手术治疗,包括肾动脉消融等。罗心平教授谈到,行为方式干预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临床上高血压发病趋势呈现日益年轻化的态势,在他的门诊上,有17岁的高中生来看高血压的,小小年纪每天两三点睡觉,生活方式很不健康,还有一些年轻人已经出现中风、心肌肥厚、蛋白尿了,才来看高血压。
图片
这场医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也希望引发更多人关注自己的血压。科普共话专场上,马晓辉与华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刘学波主任,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剑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刘灏教授,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陈良和常务副秘书长帅师就“音乐疗愈与疾病治疗”圆桌共话,探讨职业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
“音乐疗愈与心血管病防治”联盟现场成立,成员单位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龙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上海市音乐学院、上海市金融业联合会等单位,旨在进一步探索“医艺融合”的新路径。
  作者:唐闻佳 包丽雯
文:唐闻佳 包丽雯图:受访方供图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