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1亿!阿里2024财年成绩单来了

图片
作者 | 林霞
编辑|文定
近日,阿里发布了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全年业绩公告:
2024财年,阿里巴巴收入达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2%至1650.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1574.79亿元。
图片
从这份财报中可以看出,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围绕“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业务已初见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集团整体仍面临着增长乏力、核心业务转化率下降等困境。
|“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初见成效
阿里财报最大亮点是,报告期内淘宝天猫商品交易总额(GMV)、订单数均取得同比两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量突破3500万人,同样保持双位数增长。不过,官方并未公布更具体的数据。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将这一成绩归功于“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见效,并称阿里正在重回增长轨道。
他表示:“通过聚焦用户体验,淘天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我们将继续坚定地执行战略聚焦,面向未来把握好增长机遇。”
图片
那么,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做了什么践行“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派代将以淘天集团为例进行说明。
在售后政策、产品功能升级方面,自去年12月底开始,淘宝先后推出了仅退款政策、新疆地区包邮服务、先用后付、店铺体验评分系统升级以及网页版全面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优化用户体验。对于88VIP等会员用户,淘宝还引入了无限退货免运费和积分换现金红包等增值服务,深化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产品优化策略。
在商品供给方面,淘宝引入了丰富且性价比货源,比如今年1月,主打源头工厂直供的“淘工厂”业务全面升级,启动了面向产业带厂商的新品佣金激励计划,推出两大项佣金优惠政策,最高优惠幅度高达95%,普通商品最大优惠达50%。
此外,为助力商家降本增效,淘天集团2024年已陆续发布了10款AI经营工具,并在4月宣布包括生意参谋、店小蜜客服机器人、图片空间等重要经营服务全面免费提供,帮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
阿里财报公布后,也引发电商业内人士热议,既有乐观者,也有悲观者。
有商家评论道:“淘宝天猫GMV双位数增长,很多人估计没想到。淘宝以前用户体验做的是不好,开始着手调整后,确实有明显的改善。长此以往,阿里必定回到增长高峰。阿里倒了,没有电商人能笑得出来。”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阿里已经不是10年前的阿里了,失去了电商行业里绝对的龙头地位,离'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也越来越远。”“以前做电商,只能选淘宝,现在电商选择性太多了,阿里的稀缺性也就下降了,自然会反映在业绩上。”……
|营收增速疲软,净利润、转化率双双下降
除了振奋人心的增长数据外,这份财报中还需要关注这些下降的数据:
第一,阿里巴巴营收增长疲软,增长幅度日渐下跌。对比阿里从2021财年到2024年财年的营收变化,可以看出营收增速已大幅减缓,从2021年的增长40.72%到2024年增长8.34%,目前阿里仍然没能重回高速增长,继续处于缓慢爬坡阶段。
图片
第二,净利润同比下降。2024年Q1,阿里的收入为人民币2218.74亿元(307.29亿美元),同比增长7%,但净利润为人民币9.19亿元(1.27亿美元),同比下降96%。
对比2021年至今的年报可以发现,自2021财年以来,阿里巴巴已经进入增收不增利的阶段,且集团归母净利润已经大幅缩水,从1503亿元跌至2024财年的797.4亿元。
图片
对于净利润下滑,阿里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报告期内,集团加大了对电商业务的投入(淘宝天猫核心用户体验、核心公共云产品和AI基础设施、海外电商),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以及投资的上市公司市值下降,导致投资损益的净利润有所下降。
第三,淘天集团整体转化率下降,即客户管理收入(佣金、技术服务费等)占平台总交易额的比例同比下降。财报指出,主要来自于淘宝商家的线上GMV增加,以及引入当前变现率较低的新兴模式(各大电商平台价格力竞争)所致。
具体来说,转化率下降源于中小企业商家中付费商家的占比仍然相对较低,随着新的广告工具推出后,将进一步提高商家的投资回报率,未来商家采用率和付费商家的增量支出均有着提升的潜力。
图片
目前,阿里妈妈已推出针对中小商家的推广产品,比如全站推广在付免联动机制助推下,可盘活淘系全局流量交付全站ROI,该产品操作简单投放效率高。吴泳铭指出,阿里妈妈全站推广是当下平台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全站推广全量上线后,未来预计12个月后将会逐步看到该产品收入的增长。
营收增速下滑、利润缩水、转化率不佳,最终导致了阿里巴巴集团利润数据并不好看。有业内人士评价称:“阿里的净利润压力很大,但对电商业务的投入不敢停,可以说是整个行业都被卷到了补贴消费体验的深坑里,GMV第一,营收第二,利润只能排在最后,根本不敢考虑挣钱,还得回购稳定市场。”
不过,市场上有不少从业者看好阿里巴巴的长期前景。“现在经营数据不好看,是因为阿里在变,阿里会改。回归用户,回归经营初心后,阿里巴巴还是领先国内电商行业的的代表。就看马爸爸的AI电商怎么落地实现了。”有商家说。
|跨境电商和菜鸟成为“显眼包” 增长强劲
阿里六大集团中,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化集团、菜鸟集团增速最高。其中,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化集团营收274.48亿元,同比大增45%;菜鸟集团营收245.57亿元,同比增长30%。
与此对比,淘天集团营收932.16亿元,同比增长4%;云智能集团营收255.95亿元,同比增长3%;大文娱集团收入49.45亿元,同比下降1%,这些业务的增长情况并不显眼。
图片
具体来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化集团的增长来源,其实是速卖通和阿里国际站。
过去一年,速卖通的托管业务模式大获成功。去年3月,速卖通基于托管模式在海外推出了Choice,今年2月上线半托管服务,仅1个月就有2万多商家订单增长超过100%,今年4月,Choice订单(包括全托管和半托管)在速卖通占比已超过70%。近期,速卖通成为欧洲杯首个电商赞助商,汤唯成为速卖通韩国的最新代言人,进一步为平台销售助阵。
阿里国际站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前,国际站一年的线上成交额接近500亿美元,而阿里国际站支持的B2B出口规模更是达到了3500亿美元,而增长来源于过去一年推出的“AI外贸产品”和“半托管服务”,在AI的驱动下阿里国际站的SaaS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74%。根据Data.ai的数据,今年3月,阿里国际站在全球电商平台的下载量排行中已然升至第四。
此外,菜鸟5-10日达优质服务累计已覆盖了14个国家,且跨境电商平台与菜鸟在跨境物流上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了竞争力。拿速卖通来说,跨境包裹5日及10日配送妥投率均同比翻了一倍,Choice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配送速度,带动速卖通订单继续实现强劲增长。
谈及未来阿里巴巴集团的规划,从目前管理层披露的信息来看,对于增长强劲的海外电商业务,阿里巴巴将继续以进攻的姿态尝试新生意模式、抢占新市场。
阿里国际站张阔曾表示,除了目前成熟的定制类赛道,还有一个万亿美金级别的新市场,即海外现货批发市场;对速卖通来说,平台已推出“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商家一键入驻速卖通,覆盖东南亚、南亚、欧洲、中东等全球重点市场。
对于稳健发展的国内淘宝天猫业务,吴泳铭曾公开表示,“购买频次”将成为淘宝天猫最高优先级KPI,“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平台将用户购买频次作为优先级最高的KPI,高于GMV指标,这是用户对一个互联网消费平台认可度最直接的衡量指标。”
如马云所说,谁都曾经辉煌过,更重要的是一直辉煌下去。
阿里巴巴求变、求改革,已经看到了初步成绩,未来是否会在AI电商时代重现辉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