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干部挂职高校当“猎头”,南京江北新区盘城街道探索研产贯通新路径

扬子晚报网5月17日讯(记者 刘丽媛)“我们街道安排干部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产业处挂职,通过日常工作发现有很多科研成果适合产业化,于是‘近水楼台’促成了不少合作。”近日,江北新区盘城街道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研产贯通融合发展合作协议,谈及街校如何紧密合作,盘城街道相关负责人道出秘诀。
图片
南信大位于盘城街道辖区内,一直以来,校街在党建共建、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方面合作密切。南信大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为街道居民提供了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盘城街道也凭借丰富的红色资源、农业资源、阵地资源,成为南信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好去处。如何在既有合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高校的科技成果成为助推街道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让街道的空间资源、政策服务成为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今年5月初,盘城街道与南信大正式签订《研产贯通融合发展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深化了党建共联、人才共育、发展共促、形象共塑、文教共融五个方面的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后续将合作共建“国际人才双创社区”“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等项目。
最近新入驻盘城创新创业中心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就是盘城街道到高校当“猎头”成功招引项目的典型案例。盘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企业依托南信大一个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而成立,与航天科工集团、中电科某研究所等机构均有合作,团队主持国家级、省级行业科研项目20多项,目前在研或预研的项目超过10项。“人才家底”都在校内,企业自然希望办公地点能够离高校更近,盘城街道具有天然优势,再加上街道贴心的服务保障,真金白银的高企奖补、房租补贴,让企业欣然落地。
据了解,盘城街道依托地理优势,在桃湖里花园打造了6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中心,主要为南信大、南工大等周边高校提供近距离的项目孵化、成长的载体,目前中心已经与多个高校团队达成合作意向,涉及软件、气象、导航、新材料等多个技术领域。
“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开展三个月以来,盘城街道找准了赛道,即刻奔跑,向更高发展质效迈进。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