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改签收费”上热搜背后的期待

重新审视改签收费的各项细节和标准,从网友“吐槽”中找到合理有益的元素,捕捉到人民群众对铁路运输服务的期待与追求。
图片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发帖称,发现12306改签火车票时要收取手续费,这让他感到非常不解。相关话题很快冲上热搜引发热议。5月16日,12306一位客服对记者表示:“主要是为了旅客着想。因为之前经常出现旅客没赶上火车,结果导致车票浪费的情况。现在可以直接改签当日之后的车票了。”
  事实上,过去改签火车票不收费,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开车前48小时以内,不能再改签之后的车次,只能花10%-20%的退票费去退票,然后再重新购买新车次车票。而一旦错过了火车,也只能改签当日的车次,如果当天没有可乘之车的话,票就相当于作废了。针对于此,铁路运输部门今年1月15日开始实施新规,在原车票车次开车时间的48小时以内都可以改签,甚至可以改签预售期内的车票,相当于支付“改签费”换取了车票更长的有效期,更灵活的调整范围。这本是一项利民举措,但为什么会引发网友争议呢?
  一方面,因为铁路运输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任何价格收费方面的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很多人可能凭借模糊印象,看到改签收费,就感到利益受侵,从众跟风,对改签收费的改革举措表示反对和不满。另一方面,利民的改签措施推出已经几个月时间,在一些网友声音的引导下,能够掀起舆论风浪,也说明铁路运输部门“为民服务”的经营主体意识还不够强大,工作宣传不到位,停留于一厢情愿、单方行动,缺乏与社会的充分沟通与互动,人民群众多数还处于不知晓、不熟悉、不理解的状态,很容易被道听途说的观点所左右。
  对旅客来讲,退票和改签,只是在屏幕上用指头划动几下,不用付出多大的成本。但对于铁路运营部门来讲,每一次退票改签,都与列车的载客量和上座率息息相关,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都可能造成运力的浪费。遵循市场规律,收取一定的改签费用,有利于旅客更好地安排行程,减少订票的随意性,促进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实现双赢。但是,火车票改签收费毕竟关系到旅客的利益,铁路部门也须主动摆脱“铁老大”心理,牢固树立市场经营主体的身份意识,坚决克服自说自话、自行其是,讲好市场环境下铁路运输的故事,让改签收费等经营措施的好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赢得群众的认可、理解与支持。
  网友围观火车票改签收费,背后涌动着的是对铁路运输产品和服务的巨大需求。铁路部门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质疑,重新审视改签收费的各项细节和标准,从网友“吐槽”中找到合理有益的元素,捕捉到人民群众对铁路运输服务的期待与追求,就不难发现“最大公约数”,找到改进经营、增加收入的商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