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要闻汇 | 新股上会“重启”,马可波罗遭暂缓审议,老铺黄金再冲港股IPO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交易所审核把关更趋严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也同步提高。本专题以周为单位,聚焦IPO企业上会、新增受理、上市表现情况,以及当周较受关注的热点公司。
据京沪深交易所披露,本周(5月13日-5月17日,下同)IPO审核重启,马可波罗首发上市申请遭“暂缓审议”。下周(5月20日-5月24日)暂无上会企业更新。
排队企业情况方面,本周暂无企业IPO申请获受理;新增辅导备案企业2家,1家企业辅导工作完成;1家企业递交IPO注册申请,2家企业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7家企业因主动撤回申报材料IPO终止。
与此同时,本周A股市场共上市1只新股,瑞迪智驱首发价格为25.92元/股,上市首日涨幅167.79%,首发募资3.57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下周1只新股申购,暂无股票公布A股上市计划。
港股方面,本周2家企业递表港交所;2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下周,将有2只新股登陆港交所。
新股上会“重启”,马可波罗遭“暂缓审议”
在历经长达三个月的“静默期”后,新股发行审核的号角再次吹响。5月15日,马可波罗接受上市委的审议,但其IPO首发申请被暂缓审议。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包括经营业绩问题和应收账款问题,要求马可波罗结合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并披露经营业绩是否稳定;说明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进一步落实主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招股书显示,马可波罗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唯美L&D陶瓷”两大自有品牌。作为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之一,随着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也为马可波罗的业绩表现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马可波罗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下滑。2020-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13.53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3亿元、1.9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6.01%、16.03%。
马可波罗的业绩变动也是其此次被暂缓审议的主因之一。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上市委暂缓马可波罗上市申请的审核,主要是考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一定下滑等实际情况,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的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来IPO企业上会数量降超八成。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24年1月1日-2月5日仅23家企业上会,包括港迪技术、宇星股份、赛分科技等,其中胜华波首发申请未获通过,其余22家企业顺利过会。另外,维赛新材、科通技术也曾被安排上会,但最终均取消审核。
益诺思注册申请获批,CXO企业IPO“破冰”
本周,3家企业距离成功上市更近一步, 健尔康提交IPO注册申请,拟登陆沪市主板;长联科技、益诺思IPO注册获证监会同意,分别拟登陆创业板、科创板。
上交所官网显示,健尔康于5月13日提交注册,拟募资7.2亿元。
招股书显示,健尔康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疗器械及消毒卫生用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根据使用用途分为手术耗材类、伤口护理类、消毒清洁类、防护类、高分子及辅助类和非织造布类六大系列。
公司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医用敷料品牌商,主要包括Cardinal、Medline、Owens&Minor、Mckesson和Hartmann等。2020-2023年,健尔康分别实现营收7.82亿元、10.93亿元、10.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1.57亿元、1.24亿元。
据证监会官网,5月15日,益诺思科创板上市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益诺思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公司业务主要涵盖生物医药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检测及转化研究三大板块,其中非临床研究板块具体包括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非临床药效学研究。
得益于CRO市场快速发展,2021-2023年,益诺思营收从5.82亿元增至10.3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87亿元增至1.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以来,CXO企业密集撤回上市申请。仅12月末的最后一周,就有包括皓天科技、湃肽生物、思睦瑞科等多家CXO产业链企业终止了IPO计划。
今年一季度,包括皓天科技、湃肽生物、思睦瑞科三家医药外包服务企业也主动撤回了在科创板、创业板的上市申请。随着此次益诺思科创板注册申请获得通过,或为CXO企业在A股上市释放出积极信号。
5月16日,长联科技创业板上市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招股书显示,长联科技从事印花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水性印花胶浆、水性树脂、丝印硅胶等。公司产品最终应用于Adidas、Nike、FILA、安踏、李宁、C&A、GAP、VS(维多利亚的秘密)、迪士尼、SHEIN(希音)、以纯等知名品牌上。
新增2家辅导备案企业,特富发展拟登陆北交所
本周,IPO“后备军”继续扩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本周新增2家辅导备案企业,分别为浙能迈领、华大海天,均未披露拟上市板块;1家企业辅导工作完成,为特富发展,公司辅导机构为国泰君安,筹备北交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浙能迈领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船舶脱硫系统及其他船舶环保产品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安装。公司主攻国际船舶脱硫市场,业务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包括地中海航运、太平航运等航运公司。公司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
华大海天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水性墨和数码相纸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林贤福,注册资本为5500万元。股东方面,华大海天主要由董事长林贤福持股36.73%,董事吕德水持股27.06%。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另外,本周特富发展IPO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特富发展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各类燃气、电能、氢能等洁净能源热能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可为客户提供热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服务。
特富发展曾有沪深IPO计划,公司于2021年11月开始上市辅导,2023年10月31日,公司完成深交所主板上市辅导工作的验收。业绩方面,2023年,特富发展实现营收8.44亿元,同比增长4.34%;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22.09%。
7家企业“撤单”,晶奇网络终止注册
IPO排队企业情况方面,本周京沪深交易所暂无新受理企业,佳驰科技因保荐人被证监会采取限制业务活动的监管措施,科创板IPO中止。
与此同时,7家企业因主动撤回申报材料IPO终止。其中,祥云股份拟登陆沪市主板,拟募资17.23亿元;深蕾科技拟登陆深市主板,拟募资15亿元;晶奇网络、铭基高科拟登陆创业板,分别拟募资2.15亿元、4.01亿元;3家企业撤回北交所IPO申请,分别为特美股份、新疆晨光、摩尔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晶奇网络早在2021年8月便已过会,同年10月提交注册申请,但此后始终未有下文。资料显示,晶奇网络主营业务聚焦医疗医保、民政养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此次公司计划在A股创业板上市,拟募资2.16亿元。
随着“430”新规后IPO上市门槛提高,晶奇网络的财务数据已不满足相关规定。招股书显示,晶奇网络选择的创业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据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拟将第二套上市标准中的预计市值由10亿元提高至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由1亿元提高至4亿元(净利润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孰低者为准)。
目前,晶奇网络未披露2023年度业绩。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5亿元、2.32亿元、2.38亿元,均未达到新规的标准。
另外,本周主动“撤单”的企业中,祥云股份的财务数据同样未达到新规要求。
祥云股份主要从事磷肥、复混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此前申报上市时,选择的标准为“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亿元”。
不过,新规拟将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从6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2023年,祥云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减少86.18%,这一数据已不符合主板新规则。
本周A股1只新股上市,瑞迪智驱打新单签收益超2万元
据Wind数据披露,本周A股市场仅有1只新股上市,为瑞迪智驱,其首发价格为25.9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5.65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6.43倍。
5月13日,瑞迪智驱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瑞迪智驱以70.3元/股开盘,较发行价上涨171.22%,盘中股价走高,最高涨至77.7元/股,尾盘股价有所回落,最终报收69.41元/股,涨幅167.79%。就投资者打新收益而言,按盘中最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500股)瑞迪智驱可赚约2.59万元;若按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可赚约2.17万元。
据招股书介绍,瑞迪智驱是一家致力于自动化设备传动与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包括精密传动件、电磁制动器和谐波减速机,广泛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电梯等领域。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瑞迪智驱分别实现营收5.67亿元、5.87亿元和5.8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9.3万元、7488.43万元和9658.41万元。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15亿元、1.22亿元和1.49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0.31%、20.72%和25.41%,2022年及2023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增长率分别为5.66%、22.27%。
报告期内,瑞迪智驱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47.95万元、2785.41万元和3298.11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79%、4.74%和5.64%。公司各期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3%、28.38%和32.88%。
此次IPO,瑞迪智驱计划募集资金3.57亿元,实际募资总额为3.57亿元,募集资金中3.07亿元将用于电磁制动器扩能项目,剩余5050.26万元将用于瑞迪智驱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下周1只新股申购,汇成真空IPO拟募资2.35亿元
5月以来,A股市场已经连续三周无新股申购,下周,将迎来1只新股申购,为汇成真空。据Wind数据披露,汇成真空将于5月24日申购。截至目前,汇成真空暂未披露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
据招股书介绍,汇成真空是一家以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技术服务为主的真空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或服务为真空镀膜设备以及配套的工艺服务支持。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汇成真空分别实现营收5.34亿元、5.71亿元和5.2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44.83万元、7129.04万元和8107.5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33.64万元、1.79亿元和-773.92万元。
招股书披露,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厂商是汇成真空的重要客户。报告期内,汇成真空对苹果产业链厂商的合计销售额分别为2.87亿元、2.03亿元和1.2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77%、35.64%和23.34%,来自苹果产业链厂商的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额比例分别为61.95%、49.74%和31.78%。
报告期各期,汇成真空对富士康、捷普等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合计分别为3.5亿元、3.5亿元和2.28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5.56%、60.48%和43.72%。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汇成真空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35%、30.98%和32.67%,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35%、30.99%和32.65%。
此次IPO,汇成真空计划募资2.3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7500万元用于真空镀膜研发中心项目,剩余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下周,暂无股票公布A股上市计划。
本周港股2家递表,2只新股登陆港交所
本周,2家企业递表港交所,为老铺黄金和卓正医疗,其中卓正医疗为首次递表;迈富时(02556.HK)和泓盈城市服务(02529.HK)2只新股登陆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老铺黄金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第一家推广“古法黄金”概念的品牌,第一家推出“足金镶嵌鑽石”产品的品牌,第一家推出“金胎烧蓝”产品的品牌。5月13日,老铺黄金继续冲击港股IPO,再度递表港交所,公司此前曾于2023年11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
2021年至2023年,老铺黄金分别实现收入约为12.65亿元、12.94亿元及31.8亿元;期内利润分别约为1.14亿元、9452.9万元及4.16亿元。
老铺黄金的收入主要来自每件售价在1万-5万元之间的产品。2023年,其足金黄金产品、足金镶嵌产品售价在1万-5万元之间的产品在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4.3%、40.7%,而低于1万元以下的产品占比仅1.9%、8.2%。报告期各期,老铺黄金的毛利率分别为41.2%、41.9%和41.9%。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老铺黄金合共开设了32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包括SKP和万象城在内的具有严格准入要求的高端时尚百货中心。2023年,公司位于北京SKP的两家门店产生的总收入为3.36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在的门店中,老铺黄金2023年的店均收入达到约9390万元。
卓正医疗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专注于服务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IPO前,腾讯作为最大机构投资方,持有公司19.39%的股份。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卓正医疗的估值约为5.1亿美元。
财务方面,2021年至2023年,卓正医疗的收入分别约为4.17亿元、4.73亿元、6.9亿元;同期年内亏损分别约为2.51亿元、2.22亿元、3.53亿元。
卓正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实体医疗服务、在线医疗服务、会员计划、院外医疗服务),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9.8%、98.6%及98.5%。报告期各期,卓正医疗实体医疗服务就诊次均费用分别为1033元、1014元和1048元,线上医疗服务就诊次均费用分别为154元、149元和134元。
毛利率方面,卓正医疗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1.9%、9.3%和19.3%。
本周上市的两只新股中,迈富时于5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为45港元/股,较发行价涨3.21%,盘中最高涨至56港元/股,截至收盘,股价报51.65港元/股,涨幅18.46%;泓盈城市服务5月17日登陆港交所,其开盘报3.4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8.13%,盘中最高涨至3.65港元/股,最终报收3.21港元/股,涨幅0.31%。
下周,将有1只新股登陆港交所,为盛禾生物(02898.HK)。
盛禾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剂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目前,公司有9条在研管线,其中3款核心产品分别是基于AEA平台开发的ADCC增强抗体IAH0968及基于AIC平台开发抗体细胞因子IAP0971和IAE0972。除上述的核心产品外,公司还有六种候选产品,包括处于临床阶段产品IBB0979、IBC0966及IBD0333,以及处于临床前阶段产品IAN0982、ISH0988和ISH0613。
财务方面,盛禾生物尚无产品获批准进行商业销售,亦未从产品销售中产生任何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盛禾生物尚未盈利且已产生经营亏损。2022年、2023年,公司其他收益分别为1379.5万元、2100.5万元;研发开支分别为5317.1万元、4304.1万元;期内亏损分别为5198.8万元、1.33亿元。
据盛禾生物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3415.18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341.5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3073.66万股。招股日期为5月16日至5月21日,最高发售价13.5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200股,入场费约2727.22港元。
盛禾生物表示,此次港股IPO募资金额28.1%将用于IAH0968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36.1%将用于IAP0971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35.8%将用于资助IAE0972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
综合京沪深交易所、wind、公司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