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琳 :丝丝入扣 扣扣润心 | 平凡的背影

图片
神秘的高墙 有这样一支队伍 
她们每天全力奔跑 
奋战在监管改造的最前线 
她们是警者、医者、师者…… 
她们共同的名字是: 
上海市女子监狱人民警察 
《平凡的背影》系列——
带你走近大墙里的女警本色
本期,一起感受杨晨琳的
丝丝入扣 扣扣润心
图片
“艺术之美能够开启心灵的大门。”这是杨晨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语。身为女子监狱五监区教育改造副监区长,她一直在探寻更契合女性特点的艺术矫治方法。
今年,监狱创新性地探索“戏剧矫治”在女性服刑人员矫治中的作用。杨晨琳根据所在监区经济犯、诈骗犯较多的特点,深入剖析这类女犯的性格特征,选取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作为排演剧目。剧中的马蒂尔德因贪图虚荣而付出了惨痛代价,杨晨琳认为,以此为切入点,对这些类型的服刑人员更具深刻的教育意义。
图片
在排演之前,杨大给每一位参演女犯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你认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应当是什么?”每次排练结束后,她都会组织大家进行分享讨论。随着排演的推进和剧情的深入,许多服刑人员对自身罪错的反思和认知愈发深刻。杨晨琳表示,表演只是一种手段,矫治恶习、重塑自我,才是监狱民警开展艺术矫治的核心目标。
最终的表演非常成功,在服刑人员中引起了极大反响。饰演主角马蒂尔德的女犯在周记中写道:“我正是因为贪慕虚荣,错误地将金钱视为人生的价值。通过排演以及杨大的教导,我认识到纯洁美丽的心灵、向上向善的道德情操才是我应追寻的目标。”
图片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杨晨琳也善于将所见所感与工作相融合。有一次,在闲暇参观文创作品展时,她突发奇想,决定突破监区目前“一区一品”项目中盘扣的传统制作模式,将其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相结合。随后,她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搜集图样、款式,带领监区女犯共同创作。她们将南湖红船、敦煌壁画等文化元素融入盘扣中,还别出心裁地制作出具有浓郁国风味道的盘扣耳饰、香囊等。
“学习盘扣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应将其与爱国教育、文化修养等内容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女犯发现美、追求美,激发女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艺术矫治的成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怀揣激情与热情,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才能有所收获。杨晨琳始终铭记教育矫治罪犯的价值追求,践行着监狱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