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人物|曲靖富源6小伙计划徒步1200公里,用脚步丈量家乡

挑战之旅,出发。
前行步伐,有力。
徒步探寻富源,脚步丈量家乡。今年4月13日,富源小伙樊庭带着5个小伙伴从县城开启了一次“热辣滚烫”的徒步之旅。这一走,计划耗时50天走遍富源全乡镇,预计里程超过1200公里,行进期间采用直播及短视频等形式,向外界展示富源的山水人文、秀美风光,宣传当地的山乡巨变。
带着质疑,从“心”出发
“趁年轻,放肆活一回,以徒步的方式走家乡、看天地,在漫漫长路中磨炼自己。总之,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自媒体“富源微生活”负责人樊庭如此诠释徒步的初心。
图片
据介绍,徒步团6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富源人。其中,樊庭是名自媒体达人,他于2015年创立并运营“富源微生活”账号,立足富源,讲述富源故事,传递正能量,至今已有9个年头,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4月13日,在玉顺湖公园,樊庭和团队成员黄耀南、李雪峰、黄涛、万岚、王虎怀从县城玉顺湖公园出发,踏上了脚步丈量富源的挑战之旅。他们的第一站是胜境关,随后前往大河、营上、富村、黄泥河等10余个乡镇,最终返回县城。徒步时间1至2个月,记录每个乡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还有热情淳朴的人民,用镜头展示大美富源。
图片
徒步开始,直播也同步开起来。让樊庭等人猝不及防的是,他们刚出发就遭遇当头一棒。直播间质疑声不断,“哗众取宠”“作假”“吃饱饭撑的”“赚流量”“坚持不了几天”……负面评论袭来,他们有些沮丧,但没有一个人说放弃。
“第一天,毫无徒步经验的我们咬牙走了40多公里,到凌晨一点近乎崩溃,终于找到了歇脚的旅馆。第二天起床后,人人全身酸痛,动一下都疼得龇牙咧嘴,但我们选择坚持。”樊庭说。
图片
经过几天的锻炼,大家逐渐有了节奏,身心的困倦也被路上的风景所治愈。“青山绿水,瓜果飘香,炊烟袅袅,让人心旷神怡。一路走来,平时被忽略的家乡风景,成为治愈我们的良药。”李雪峰感慨地说。和李雪峰一样,大家行在路上,才慢慢懂得徒步的意义,从内心深处肯定这次特别的出发。
一路前行,收获真情
在前往五乐的途中,直播间一条弹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名外出务工的小伙想看看他的爷爷和老家的房子。原来,小伙的爷爷年事已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小伙和爷爷已经很久没见过面了,他想通过直播间见一见爷爷,并告诉他:孙子想他了……
图片
带着小伙的“请求”,樊庭等人在小伙的指引下找到了他的老家,通过直播连麦的方式让他和爷爷见了一面。“通过视频相见那一刻,爷爷眼眶隐泛泪光,小伙声音哽咽。小伙的一声‘爷爷’让直播间数百人直呼‘感动’。此刻,我们找到了徒步的意义。”黄耀南向记者讲述着徒步路上的故事。
从日出到日落、从村寨到深山,徒步团一路向前。他们走进了神秘的大河旧石器遗址,拜访了庄严祥和的报恩寺、白云寺,品尝到了各乡镇的特色美食,体验了小红紫塘不一样的泼水节,见识了鬼斧神工的穿心洞、新发村天坑,领略了险峻的哈播大峡谷、震撼的居核跌水瀑布……用脚步丈量了家乡,身临其境领略了家乡美。
图片
铭记历史,感恩新时代。徒步团走过白龙山红军战斗遗址、富村烈士陵园、老岩脚战斗遗址、黄泥河红军洞等位置时,那些峥嵘岁月让人深受洗礼。
图片
他们徒步路上,热心网友沿途“投喂”饮用水、西瓜、裹卷粉等,背包一次又一次被塞满;在大河镇大水昝村,村民李鑫帆一家人早早做好饭菜,为饥肠辘辘的徒步团送上美食;在营上镇格宗村、哈播村、富村镇南冲村、古敢乡补掌村,热情的老乡慷慨留宿,让徒步团倍感温暖,前行的步伐更有力……
奉献爱心,助农增收
这是一趟充满爱的徒步之旅。6人前行途中得到了家乡父老的关爱和温暖,他们也报之以李,献爱心、做公益,关爱农村高龄老人,帮助村民直播销售滞销农产品等,将爱在富源大地传播。
图片
4月17日,徒步的第5天,6人抵达富源县营上镇都格村委会田边村。据村民介绍,田边村有“长寿村”之称,光是耄耋老人就有十多户。徒步团得知后,用粉丝打赏礼物的数千元收入,联合营上镇本地企业家,为村里的老人们送去了一批粮油。
图片
徒步至营上镇,听闻莫迤茂村委会马场村数十亩洋芋基地大丰收,奈何没有销路,农户收成难以保障。徒步团毫不犹豫带上直播设备,现场进行了两场共计5个小时的直播带货,为群众销售洋芋和其他农产品上千单。走到古敢乡时,得知当地的特色美食姜子鸭、五彩饭、马脚杆粽子等没有销路,群众未开通网店,无法线上销售,徒步团当起了网络培训官,手把手教当地群众开通线上通道,直播销售农产品,受到村民的好评……
图片
“至今,徒步团徒步一月有余,走过富源350多个村寨,通过直播、短视频形式向1000余万人次展示了富源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红色遗迹。途中我们摔倒过、迷过路,为吃住发过愁,但收获了太多。风吹日晒,6个白净帅小伙现在已成‘沧桑大叔’……”樊庭说,一个月的徒步,让大家对家乡多了几分热爱和了解,他们的徒步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赏。下一步,徒步团将继续前行,走遍富源全县,展示滇南胜境别样风光。
记者手记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一路上全部是风景……”樊庭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心里想见的,都会在路上相见。富源6名小伙用时下新潮的方式,用脚步用心丈量家乡,走在通往城市与乡村的路上,置身山巅听风观云,肆意品尝人间百味,用满腔的善良温暖父老,传递着新时代有为青年的蓬勃活力。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收获无限风光。这一刻,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他们是羡慕和赞赏的。
图片
心怀梦想,勇敢出发。时下,“躺平”成为部分年轻人放弃自我、不愿努力的口头禅,他们浮躁、焦虑,拒绝奋斗,一度被贴上“垮掉的一代”的标签。但事实证明,很多年轻人对生活、对梦想从未放弃,一代代人在经历过一个阶段的迷惘探索后,最后还是回到积极向上的生活轨道上。
图片
奋斗始终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保持热爱,奔赴山河,我们本该如此。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正如6个小伙徒步前行一样,追光逐日,看不一样的风景,做有意义的事情,迎难而上挑战自我,活出自己“热辣滚烫”的人生。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