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 Farcaster/FT/UXLINK/Cyber,如何寻找 SocialFi 的北极星指标?

撰文:Sirius & Joe
社交产品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领域,无论是在传统互联网中或是链上,针对社交应用争论不休。正如马克思的那句名言所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社交产品的底层逻辑进行抽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逻辑,一个社交产品的核心的核心是帮助用户建立某种社交关系,产生互动、传递信息,并且在这个应用上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那这就算是一个成功的社交产品。
因此基于不同形态的的社交网络,传统互联网中出现了无数我们熟知的产品,Facebook、微信、Soul等等,他们面向熟人/陌生人/校园等各种社交场景来构建社交网络,这是传统互联网中的社交产品。
对于Web3的社交产品来说,由于金融化的资产发行等特点,让社交网络网络之外更添加了"Fi"的特性。如何基于社交网络来发行资产,或是如何通过资产来构建社交网络,则是web3 SocialFi项目的核心点,而去中心化反审查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项目方在内容把控尺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SocialFi赛道也是所有Web3产品中最难构建的一类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市面上发展较为良好的几款SocialFi产品、Farcaster, FriendTech, UXLINK和CyberConnect为例进行分析,并探讨SocialFi产品的增长路径。
从用户地址数到资产价值,如何判定SocialFi真正意义增长?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SociaFi的核心在于社交网络和资产的结合,无论是基于社交网络发行资产,还是基于资产来建立社交网络,才是SocialFi产品的根本逻辑。接下来我们先从社交网络以及资产发行两个层面对上述提到的几个产品进行解析,之后再对这些产品的各个维度选取指标进行比较。
社交网络形态
Farcaster中的社交网络拓扑形态与推特相同,都是基于注意力的社交网络,网络较为开放;FriendTech则在推特的社交网络之上进行提纯强化,形态上是以单个节点为核心的封闭网络;相较于Farcaster和FriendTech继承Twitter以注意力为核心的线上社交网络,UXLINK的网络形态则注重于现实世界社交网络,将熟人社交带入链上;至于CyberConnect则是通过链上活动来形成社交网络。
资产发行层面
Farcaster将自己定位于社交的基础层,相对来说没有很强的"Fi"属性,反而有更强的社区文化属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核心资产 $degen;FriendTech v1则是将资产发行的属性打造到了极致,通过Bonding Curve的设计创造出Ponzi飞轮, 将每个KOL的社交网络都赋予资产泡沫,推特社交网络中的价值由房间Key的流动性充分体现;UXLINK相较于前两者更加的均衡,双代币模型的设计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更加稳定、健康,能够更加持续的激励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创造价值;CyberConnect则是仅通过自己的原生代币进行治理,相对来说缺乏社交网络扩张的激励措施。
定性分析结束后,我们便需要开始进行定量分析。我们首先在社交层面和资产层面选取基础指标来进行判断,首先在社交属性层面我们选取协议活跃用户数作为指标;而在资产层面我们选取协议的核心资产市值作为指标。
社交属性
协议活跃地址数
Farcaster的DAU在今年二月份开始迅速增长,三月份下滑后又涌进了更多新用户
图片
FriendTech
FriendTech在v1版本中用户为了博取空投来进行活跃获取积分,去年底到今年四月,由于FriendTech迟迟没有发币导致用户信心下降导致用户流失,在v2版本发币后绝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了放弃。
UXLINK在今年的增速异常惊人,在五月份的地址数达到了接近500K,默默来到了来到了数倍于其他协议的用户体量。
CyberConnect的用户数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一轮回暖,但相对来说后劲较为不足。
图片
综合来看,UXLINK无疑是当下最火爆的区块链社交基础设施,链上的活跃度也远超其他三位SocialFi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根据UAW(Unique Active Wallets)来看,UXLINK的活跃钱包数量高达729.5k,在所有Social Media Dapps中排名第一。
图片
相比之下,另外三家主流的SocialFi产品的同期UAW远低于UXLINK,虽然该指标主要体现短期内各产品的链上活跃度,但也证明了当前Web3社交玩家的注意力都被极大程度上吸引到了UXLINK。
资产属性
Farcaster本身的资产属性较弱,在此处选取社区发酵出的资产degen作为代表资产,在四月份随着base生态的火爆而价格飙升,最近随着生态的熄火而下跌
图片
FriendTech在v2发币,消化空投抛压后代币价格较为平稳。
Cyberconnect代币发行时间超过两年,在上半年随着赛道炒作而价格增长,后面又跌回低点。
图片
UXLINK尚未发行资产,在此不予比较。
综合来看,UXLINK以其惊人的社交网络扩展速率在用户数方面排在了目前Web3 SocialFi产品的第一位,而FriendTech则用其创新的资产发行机制来吸引渴望赚钱的玩家。
表象背后的深层因素:定位聚焦北极星指标
如果我们对用户在社交产品中的行为进行抽象则可以用以下模式来描述:“用户在产品中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并且发生互动完成信息传递”,增加资产属性后,行为可以拓展为在信息传递之余完成资产的交易。而在SocialFi产品中,信息的交流往往与资产的交易伴随进行,带来整个经济体的生态活跃,产品本身也能够从生态体中的经济行为获取收益,因此在本文中选取协议收入作为衡量一个社交产品的北极星指标。
FriendTech在发布时由于创新的资产发行机制带来了高峰,后续随着热度的下滑经济体内活跃度持续下降,但在v2发行后代币空投以及创新的club设计将热度重新拔高。
Farcaster在今年随着base生态的爆发迎来了一波强劲的增长,新用户的涌入带来了协议收入的提升。
图片
CyberConnect的收入在空投之后便接近归零,可以看出,用户在该款产品上的真实社交需求并不强。
图片
UXLINK经济体相对早期,没有数据,不在此列出。
在SocialFi中,如果说"Social"和"Fi"属性两者必选其一,那么以"Fi"为核心的产品会在竞争中胜出,毕竟在Web3中,交易才是所有用户的底层需求。
从指标映射到产品,产品设计该如何优化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几款代表性的socialfi产品的崛起和经济体的活跃与资产的发行行为强相关,这也体现出了对于web3产品,面向资产发行才是第一性原理,交易才是用户的底层需求。所有SocialFi产品都应该思考如何将用户的交易行为嵌套进自己产品的社交网络中。
对于cyberconnect,用户在产品中并没有出现交易场景,前期用户的活跃是为了满足空投规则而出现,并非真实的社交需求,这也就解释了CyberConnect的经济体活跃度在空投结束后便迎来了大幅下跌的原因。
对于Farcaster,在冰川期通过去中心化的前端让不少反感推特言论审查的自由主义用户,保留了再次崛起的火种,同时为base生态的大本营,随着base生态的崛起,作为base链的优质alpha聚集地而活跃。
对于FriendTech,前期通过空投来吸引用户进行社交行为,在v2中帮助大V通过影响力来创建club发币实现变现,给普通用户带来可以交易的资产从而维持住了经济体的活跃度,但相对来说交易行为不明显,Farcaster团队本身似乎也在淡化"Fi"的属性。
从发币的角度来看,FriendTech和UXLINK的设计最为友好,也最容易出现财富效应吸引用户;从社交网络形态上看,Farcaster和UXLINK的社交属性相对更强,能够让整个经济体保持足够的韧性。因此我们可以期待两者上线后的表现,并关注基于熟人社交网络下的资产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