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狂魔”王登峰的浓缩世界 两百幅作品遇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凌捷(实习) 叶思意
“小楷狂魔”王登峰首次个展正式揭开面纱:5月18日-5月22日,杭州恒庐美术馆,约30万字的王登峰小微楷作品隆重跟大家见面。
图片
展厅现场
图片
展厅现场
30万字共200多幅作品,寥落密匝,章法各异,形态多样,蕴藏了投身书法四十多年的王登峰内心之大观,更投射了王登峰微小但精笔锋、无心精致却有心绽放的感恩与虔诚。
图片
王登峰现场书写
图片
关于王登峰其人,之前报道的《“小楷狂魔”王登峰携30万字小微楷亮相恒庐美术馆》(点击链接查看)有详细介绍。今天,让我们走近王登峰作品,细细品味其作品的震撼和魅力。
图片
王登峰喜欢写国学经典,也喜诗词歌赋。《茶经》四条屏是王登峰打磨了八年的作品,七千多字他写成了四条屏,每一条屏的尺寸为长63厘米、宽15厘米。乌金纸的质感和金粉的金属感,精心挑选的“云平印泥”与茶相关的印章,每一个部分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站在作品前能感受到其中的浓淡枯湿与书法精神。
图片
王登峰印章
提及印章,王登峰说自己目前有两千多枚印章,尺寸各异,最小的仅为1毫米×1.3毫米,呈现在《茶经》上的仅仅六枚。
图片
王登峰作品 《心经》
《心经》写在一张有几百年历史的残破老纸上,透过光能看见老纸的丝丝纤维;但细看笔法,每一个字结构不涣散、字迹不潦草,可以从字里看见“碑”的雄浑静穆,有些笔画似针尖锋芒毕露般有力;也能看见帖的舒展柔软,有些笔画像柳叶般婉转温柔。王登峰描述书写的过程“像人们喝的鸡汤上漂浮的油一样”。
《世说新语》一共8万多字,写在薄如蝉翼的纸上,仔细看或者轻轻触摸的时候甚至能感受到纸面肌理,仿佛新生儿肌肤上细细的绒毛。“写的时候,对墨把控是十分严格的,要在纸上找感觉,笔锋都是在很细微的地方。”作品上最小的字仅1毫米,最大的不过3毫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清晰可见。王登峰直言,这一幅作品是他写楷书的最高状态。
图片
看完王登峰的作品,让人不经发问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最初,王登峰把字写小是因为生活所限,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书写小字的过程成了他抒发自己内心的方式。多年的修炼后,他把小字写得线条厚重凝炼,体势灵动多变,气韵流畅安祥,他努力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了书法的无限张力。
图片
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到,“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在展览现场,相信当你目睹了王登峰几百幅作品后,能够参悟出他的审美、趣味与坦诚,更能够感受他对生活的敏锐观照、写字的虔诚琢磨、对世事的感恩共鸣,更能够相信他便是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拥有诗人的妙悟与匠人的手腕的艺术家。
杭州恒庐美术馆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02号
展期:2024年5月18日-5月22日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亲临杭州恒庐美术馆,共同品鉴与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