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他们在这座博物馆里“重走”湖北电力发展“百年路”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图/文
通讯员 谌胜蓝
百年鄂电家谱,经纬峥嵘岁月。5月18日,在2024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档案日到来时,一部记录湖北电力百年发展脉络的大型纪录片,在武汉成功试映。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在旧时光影之中,感受鄂电事业的前世今生。
图片
在位于汉口合作路的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里,记者与社会各界人士一同观看了由国网湖北电力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百年鄂电》(共四集)的试映第一集《星汉启明时》。
在百年前的历史画面中,大家一起回顾了湖北电力曲折征程的苦难辉煌,在一位位当事人、研究者的口述历史及档案采集活动中,了解了湖北电力发展的百年故事。
图片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段故事都值得被铭记。活动现场,通过湖北省电力博物馆讲解员程吉昕的讲述,揭开了国家一级文物——武冶线剖面图的神秘面纱。
记者了解到,武冶线剖面图绘制于1947年,内容是武汉至大冶66千伏输电线的断面图。图纸全长 11.4米,图中清晰可见工程途经地形地貌、设计杆号等标识,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张反映湖北电网建设的设计蓝图。2017 年,这份图纸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程吉昕“带领”与会者“穿越时空”,回到建国初期电网建设艰难出发的峥嵘岁月,感受鄂电发展的蓬勃力量。
图片
接着,参会者们又在湖北华电武昌热电厂员工程璐的讲述中,重温了1972年7月27日,湖北电网发生“七二七”事故当天,武昌电厂力挽狂澜的担当作为。这场事故也告诉每一位电力人,唯有坚强电网才能抵御不可预知的风险。
图片
随后,参与湖北电网现代化发展的88岁高龄老人郭际康,亲身讲述了他经历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三峡集团长江电力员工宁进带来了三峡水电工程的建设故事;国家电网湖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张凯带来了湖北电力史上一次次实现特、超高压输电工程的长江跨越的故事,让所有人感受到湖北电业人如何在一次次挑战中超越自我,创造辉煌。
图片
图片
武汉大学学生代表分享了心得,也让大家听到年轻一代的声音,看到电业事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踏破日月雾霭,逐梦星辰大海,感悟历史,务实争先。与会代表在结束湖北省电力博物馆的漫步参观以后表示,面对未来,每一位湖北电力人将勇立时代潮头,赓续前辈们“干字当头、敢为人先”的基因精神,续航壮阔新征程,为湖北电力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