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之上记春秋,路史承袭百余年——广州铁路博物馆开馆两周年

珠江潮涌,白鹅潭畔,红砖碧瓦,在粤汉铁路起始站黄沙车站原址上打造的广州铁路博物馆,蕴藏着岭南经济百年奔腾的密码,沟通南北,链接历史,通向未来。
5月18日,这所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博物馆,迎来两周岁。参观人数逾50万人次,接待各界团体3000余个,两年来,记录了厚重、壮美、辉煌历史文化的广州铁路博物馆,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
图片
以展览叙述历史,连接未来
广州铁路博物馆建设共历时十余年,最大限度保留了广州荔湾西关文化和原铁路建筑外观,被授予“广州文艺市民特色空间”称号,现收藏各类藏品4000余件。
“我们动员铁路职工和社会力量积极提供线索、参与捐赠,藏品实施‘身份证’登记管理,让珍贵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广为传播。”广州铁路博物馆副馆长陈志雄介绍。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4月9日,3名耄耋老人带着家属“寻根”而来,他们3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火车司机,平均年龄超过90岁。走在广州铁路博物馆内,看到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怀表、穿过的制服、获得过的奖状,老人们满怀欣喜,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青春。
活动发起人李明光专程从香港赶来,他说:“这次相聚是我们的第31届同学会,未来还会坚持每年办下去。”
拨开历史的雾,荡去岁月的尘,从贯通南北的运输通道,到涵养人文精神的宝贵遗产,广州铁路博物馆已完成华丽转身,让老物件换一种方式继续滋养着人们的生活。两年来,广铁集团坚持把铁路博物馆作为保护利用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窗口,把百余年的铁路文脉,经由这座“原汁原味”的文化建筑,实现今昔延续的历史对话。
目前,广州铁路博物馆已荣获“全国铁路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路史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
图片
以活动添彩文旅,连接公众
广州铁路博物馆构建以“艰辛历程”“新生之路”“开拓先行”“高铁时代”“继往开来”为主题的5个展厅,形成文明互鉴、今昔融合的文博展示平台,吸引观众走进铁路历史、爱上铁路故事。
4月26日,广州荔湾区青少年宫联合广州市第一中学附属詹天佑小学,组织少先队员走进广州铁路博物馆,感受时速从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奋斗历程,见证中国铁路如何一步步从追赶走向领跑。
“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老火车,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
“过去从广州到北京要两三天,现在坐高铁只要8个小时,这就是中国速度!”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铁路之父詹天佑有了更多的认识,更为母校感到自豪!”
少先队员们心情激动,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感悟跳动的红色音符,在心里种下一颗“科技强国”的种子。
图片
除了传统的展览与知识普及,广州铁路博物馆还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他们策划“老物件会说话”“历史的印记”“强国复兴有我”等专题宣传,创作短视频、诗朗诵、贺岁歌等作品,开展“颂歌献给党”“中国梦·广铁情·劳动美”文艺汇演、“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赛等活动,把讲好故事与文艺创作相结合,把展览宣传与媒体融合相统筹,广受好评。其中,《老油画成了“新网红”》等6件新媒体作品被评为铁路“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优秀文化作品。
江河奔流,所以繁花盛开;常学历史,所以温故知新。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在用“活”的方式,推动铁路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
图片
以服务美化场馆,连接城市
满目苍翠的五月,雨润花稠的初夏。漫步江边,古老的机车、线路、信号等原铁路设施,安静地坐落于荔湾闹市中,互相诉说着往事。
广州铁路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一排玻璃沿着钢轨立起,构成一个临时展馆,这是由广铁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主办的“轨道上的大湾区”主题展览。
“广州铁路博物馆已经成了我们附近居民每天的‘打卡’地,这个新展览很漂亮,我也学到了很多铁路知识。”刚吃过晚餐正在散步的付女士说。
广州铁路博物馆已连续两年春运在广州南站、广州白云站、深圳站、长沙南站开展“流动博物馆走进火车站”活动,吸引了2000多万人次参观,让铁路文物“跳”出展柜,“走”到人民群众身边。
图片
翻开中国地图,触摸时代脉动,年轻的广州铁路博物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他们将持续优化调整展陈内容,突出新时代发展成就和加快构建铁路“六个现代化体系”等重点;探索网上博物馆建设,以科技、互动、未来为主题打造科技馆,提升观众互动体验感,持续增强铁路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广州铁路博物馆这颗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新星,正联合衡阳、海南铁路博物馆,不断奋勇拼搏、开拓创新,恰似一个个时空坐标,持续见证着粤、湘、琼三省新线新站开通,沿线城市再出发、开新局。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马鑫、谭烨、江义广、吴彬、李周、刘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